一定是看到这部电影的片名中有“秦淮河”三个字,才会在那么多的一排正上映的电影中选择这个没有宣传没有热点的电影了吧。
看之前不知道讲的什么故事,也没有去搜索。之前我是喜欢搜索的,但自从被一个朋友鄙视后就改掉了这个喜欢。
我想大概是讲秦淮八艳或秦淮河爱情之类的香艳的故事了吧。因为单看这张海报根本看不出来到底有什么情节暗示。
看了几分钟,以为只是个片花。因为第一个镜头竟然就是所在电影院商场的一楼全景好吗。看了大概15分钟,才知道原来这是个纪录片。
这部电影没有专业演员,没有虚构的情节,只有真实生活的记录。小店女老板与女儿之间的互动、健身教练的日常、深夜归家的孤独者等,都呈现出了生活的原貌。
没有演员,全部出镜人员皆是真实的姓名、真实的职业和真实的身份以及真实的演出和真实的生活。就连扬州的乡村拍的都是如此真切,像极了每一位漂泊者的家乡。
看到一半的时候,才知道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有多么宏大,在一部纪录片中记录这个时代以及时代中的人。这才是真正的观微好吗。
剧中通过曹漪之口夸赞杨芳是个诗人,其实影片也在润物无声的叙述中展现了普通人的诗性。
导演冯华认为,每一个普通人都需要被“听到”,被“看到”,哪怕他们的生活再平凡甚至是卑微,他们也需要得到自身的存在感。
“所以,我拍这部电影,就是让在外乡‘流动’的人口看见,看见他们的存在,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价值。”
故事中的主角们平凡而又不凡,正如主题曲《河岸》唱的那样:“光亮拒绝哭泣的人。”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秦淮河边一间房》是一部小制作低成本富有情怀的电影,它不是《封神》,不是《奥本海默》,不是《万箭穿心》。
看冯华说到不易处,泪洒现场,令人感慨。这部类似于意识流还稍显芜杂而葳蕤的纪录片电影,执着于冯华眼中的真实。
虽然还不够锐利、逼真,还不够深刻、深入,应该挖掘的地方忽略了,需要展示的地方遮蔽了,但它为流年似水存一份档案,一份记录,为并不悠长的时间过往写下一份证明。
感谢这个冬天在这个城市遇见这样的电影。电影是艺术,是产业,是买卖,是政治,是经济,是技术,是分享,是表达。
愿每个路途上的行人,都能被世界善待。同时,我们也期待在未来,这部诚意之作的院线之旅一切顺利,感动到更多的人。
最后特别赞颂一下南京的音乐人王海洋为该片创作的音乐,像每一位在南京的异乡人的奋斗,平凡而卓越。
借用他的歌词作为本文结尾:
像是一束振翅的芦花
在冬日狭窄的湖影里脱身
向高处 猎艳自己的荒原
如同往昔黄昏久坐的夕阳
将我们引向更远的尽头
光亮拒绝 哭泣的人
我们起身 打开晦暗之门
我们奔向 初生的河
像是我们稳坐在河岸
在灯火噤声的幻景里拥抱
看星光缓释 浓重的夜
再追赶 再超越 再融入
那隐秘的火焰
再歌唱 再舞蹈 再跨越那坚硬的铁
我们一起 穿过光阴变换
我们一起 稳住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