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争创“枫桥式人民法庭” | 内蒙古乌海乌达高新区法庭 用专业化审判改革架起服务企业“连心桥”
2025-04-18 09:01  浏览:32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奥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奥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24年12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人民法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庭举办“法庭开放日”活动,邀请乌达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高新区管委会、企业代表参观法院并作工作交流 摄影 李梓萌

本文为《中国审判》杂志原创稿件

文| 本刊记者 沈洋 通讯员 呼欣怡 李倩 康雯慧

乌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西南部,地处黄河西岸,居宁蒙陕甘经济区和沿黄经济带中心区域,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人民法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庭(以下简称“高新区法庭”)就坐落于此。

近年来,高新区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开展专业化审判改革,为辖区企业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助力乌海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涉企民商事专业化法庭,相关工作经验入选“2024年内蒙古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事)例”。

推动专业化审判改革

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年底,针对如何为企业提供更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乌达法院组织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分析近年来辖区涉企民商事案件司法审判数据,走访高新区多家企业,认真倾听企业负责人心声,主动转化调研成果,作出支持和推动高新区法庭开展涉企民商事案件专业化审理改革的决定。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企业对解决矛盾纠纷的便捷性、专业化要求日益增加,尝试由一家法庭专业化办理以高新区企业为诉讼主体的一审民商事案件,是充分结合辖区经济发展实际作出的有益尝试。”乌达法院有关负责人在高新区法庭揭牌仪式上表示。

“目前,高新区法庭已实现调解、保全、立案、审理、执行‘一站式’服务,能够为企业提供矛盾纠纷预防、诉讼指导、法律咨询、人民调解、财产保全、自助立案、网络开庭、执前督促等服务。”高新区法庭法官助理郭少慧介绍。

据了解,高新区法庭的成立,能够有效兼顾专业与便民,增强司法服务的精准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司法审判职能,培育专业化司法人才队伍,实现快速高效定分止争,不断提高涉企纠纷化解效率。

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

助推涉企纠纷化解提质增效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商业纠纷,这些都是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烦心事’,高新区法庭在化解商业纠纷时会认真了解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诉求和主要分歧,围绕情、理、法多角度释法明理,引导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一致意见,我们现在处理商业纠纷的成本确实越来越低了。”在通过高新区法庭成功化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后,高新区某能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张先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原来,张先生所在的企业是高新区一家老牌企业。2022年8月至2024年5月,该企业与江苏南京某变压器有限公司共签订了4份项目物资采购合同,截至2024年7月1日,企业已支付货款1412万余元,因未按时支付剩余货款被诉至高新区法庭。考虑到纠纷的性质和双方当事人存在长期合作关系的事实,高新区法庭特别邀请了乌达区人大代表、内蒙古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吴纯国参与调解,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作为审理涉企纠纷的专业化法庭,‘调解优先’始终是我们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基本理念。高新区法庭针对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形成了一套长效机制,会在充分了解基本事实的前提下,针对纠纷特点制订不同的调解方案,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化解涉企纠纷。”高新区法庭法官李健说。

2024年3月以来,高新区法庭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解室”“法院+工会+人社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等集中化解了一批涉企矛盾纠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劳动仲裁员纷纷受邀参与调解,高新区法庭的案件调撤率稳定在80%以上,涉纠纷企业对纠纷化解工作取得的实际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积极回应企业关心关切

以司法之力服务企业发展

高新区法庭在开展“法治体检”服务过程中发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家企业出现付费为劳动者提供技术培训后劳动者违反合同约定离职的现象,企业因此遭受培训费损失,核心技术也存在泄露风险,影响企业持续培养高技能人才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信心。

2024年12月,高新区法庭受理了一起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某化工企业技术培训费的劳动争议案。经了解,劳动者康某某与高新区某化工企业针对劳动合同解除后,双方当事人就康某某是否应当赔偿企业技术培训费发生争议,康某某因不服劳动仲裁决定遂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某化工企业诉至高新区法庭。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刘艳芳立刻认识到,本案反映出的问题与“法治体检”活动中企业反馈的问题基本相同,高新区企业普遍对本案的审理结果关注度较高,必须要审慎对待。本案的难点在于如何做到统筹兼顾,既要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要兼顾企业的利益诉求。最终,高新区法庭经审理认定劳动者康某某违反服务期约定,依法支持了高新区某化工企业向康某某主张违约金的诉讼请求。

“‘人才是企业的命脉。’我们能从高新区法庭一份份生效裁判文书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案件判决作出后,高新区某化工企业负责人崔先生如是评价。

日常工作中,高新区法庭积极探索辖区民商事案件专业化审判改革,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及时回应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发展需求,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助力辖区经济全面绿色转型。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下一步,高新区法庭将继续坚持问需于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断探索涉企纠纷化解新模式、新路径,全力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乌达法院院长佟晓晨表示。

本期封面及目录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审判》杂志2025年第7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65期

编辑/孙敏


发布人:8414****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