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罪与罚》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2024-11-11 18:35  浏览:2513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奥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奥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原作名: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内容简介:

至今,它仍是西方文艺青年的上等读物,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罗斯文学的灵魂。

——陈丹青

◆ 美剧犯罪类题材的起源,关于梦和潜意识的刻画以及“超人”理论启发了弗洛伊德和尼采

◆ 随书附赠“人物关系表”,移除阅读障碍

《罪与罚》是俄国文学的高峰,一份触目惊心的犯罪心理报告,是世所公认伟大的世界文学名著。

小说描述一个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因贫困被迫从法律系辍学,靠母亲和妹妹的接济艰难度日,他自命不凡地以为可以在这个黑暗的现实中充当审判官,于是杀死了一只社会害虫——放高利贷的当铺老板娘,慌乱之下又杀了对方的妹妹。

犯下这桩谋杀罪之后,他处在极其痛苦的矛盾之中,无法摆脱惊惧的心情。他试图说服自己杀了那个人是正义的,是他为了理想所作出的伟大努力,却不能平复自己的良心,最终他在妓女索尼娅的感召之下,选择了向警方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八年。不久索尼娅也到了那里,两人萌发了爱情,拉斯柯尔尼科夫获得了新生。

《罪与罚》不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也代表了俄国文学的最高水准。对现实和人性精准的把握和描写、对恩典和救赎深刻的理解与追求,使它超越文化国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


作者简介: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FyodorDostoevsky(1821.11.11—1881.2.9)

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

1846年出版小说《穷人》,受到文学界好评

1849年因参加反农奴制活动被判死刑行刑前最后一刻改判流放西伯利亚

1859年回到圣彼得堡这十年确立了他不可动摇的基督教信仰

1857年与第一任妻子Maria结婚

七年后,Maria病逝

1866年,他遇见速记员Anna,两人于次年结婚

过了十五年被称为“神奇的年月”

1881年死于血管爆裂,当时正在写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

代表作品

1846《穷人》

1861《被侮辱和被损害的》

1862《死屋手记》

1866《罪与罚》

1869《白痴》

1872《群魔》

1880《卡拉马佐夫兄弟》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时,是二十三岁。当他第一次见到五十岁的斯维德里盖洛夫,后者对他说:“我总觉得,您身上有某种东西和我相似。”在这个时候,斯维德里盖洛夫还不知道拉斯科尔尼科夫的“伟人-虱子”理论,更不知道他已经杀了人,却凭着同类的嗅觉,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他们同样作为“伟人-虱子”理论的簇拥者,倘若拉斯科尔尼科夫没有在索菲娅的帮助下自首伏法,并且深刻忏悔自己的罪孽,那么,他必然会一步步抛弃向善的一面,成为斯维德里盖洛夫这种视人命如草芥的恶徒。在结局中,他们二人都通过自己心爱的女人,获得忏悔与救赎,由《罪与罚》这两条互相映照的故事线,我们不得不叹服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精妙的叙事结构,在罪与罚、爱与救赎的深刻命题中,谱写了这样一部荡气回肠的巨著。

#  对于托尔斯泰,也许我还能耍小聪明地评论几句,但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我不能。面对这位人类灵魂的审判者,我是赤裸的,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我只知道,读过陀翁的我与之前的我,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  老陀的一些小说多喜欢选择矛盾冲突最为尖锐的时刻,且时间紧凑浓缩、地点集中,排除掉与此矛盾无关的所有东西,前面铺垫多少,后面就会用上多少,且会设计一幕又一幕围绕此主要矛盾的戏剧性时间,用“高潮迭起”形容他的很多作品并不为过。但到了这部作品,慢了下来。重读一遍,还是会被吸进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内心黑洞中去。再也没有一部作品能在写“煎熬”这一块超过此书的了。看完后,心头像是放着一块巨大的石头,十足沉重,无法推开。

#  读得甚是煎熬(陀思妥耶夫斯基哪部作品不是呢),然而情节张力如此具有吸附力,直至仿佛与拉斯柯尔尼科夫一同生了一场噩梦缠身、谵妄发作的热病,在最惊惧的心灵深渊中企图以杀人之举于“伟人”或“凡人”的殊异标准来达成自我说服,从罪恶的萌发到自供的痛快,反复接受着盲目的命运捉弄,对人类和社会生理性的憎恶使他在铁屋的桎梏中饱受狂热而病态的激情折磨,在歇斯底里中获得释放的快感,在施恩式的救赎中获得充沛的生命力。外部事件具有强烈戏剧性,内心戏的描摹入木三分,群像太精彩了,每个人物都焕发着耀目神采,虽不免长篇说理,但置入具体情境亦不觉冗长,俄罗斯式的深重苦难在辽阔大地上绵延无尽,唯有圣洁之女性引领这群迷途的羔羊飞升,爱使他们复活。


贰:

试图评论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无疑需要勇气与底气,我几乎不敢下笔。面对如此深刻丰富的主题、高超的情节安排、严密的逻辑构架、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真切把握、透彻的现实洞见、长远卓越的见识,我的任何理解与评论都可能显得可笑与肤浅。我只有尝试着挑出这本小说的冰山一角,略微写下一些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何谓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罪与罚?

小说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名法律系大学生,故事发生时已因穷困而辍学。为实现其英雄梦想,他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及其妹。在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心理煎熬后,最终向警察局自首,被法庭判刑八年,流放至西伯利亚接受苦役的惩罚。小说主要讲述的便是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后,承认自己所犯罪恶的历程。

对于一般人而言,杀人即为犯罪,这几乎是天经地义之事。而对于拉斯柯尔尼科夫来说,杀死一个“对社会毫无益处”的老太婆,就真的有罪吗?“我杀了一只可恶的、有害的虱子,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她对谁也没有益处,她吸穷人的血,杀了她可以赎回十桩罪,这算犯罪吗?”这种对“罪”的理解,直到拉氏心理崩溃前的最后一刻,都还没有放弃。他的理论建立在对人的价值的不同划分上。在他看来,人可以分为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人。平凡的人,只是“一种仅为繁殖同类的材料”;而不平凡的人,则可以僭越常规、蔑视法律,可以“为着美好的未来而破坏现状”,“为着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甚至有必要踏过尸体和血泊”。这样的人是“全人类的恩人”,拿破仑便是他心中不平凡之人的典型楷模。而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则符合“平凡的人”的一切特征,甚至还很可恶,于是成为拉氏实现其英雄梦想所选定的第一个目标。

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智商并不低,甚至可以说很高。他杀人不是一时的情绪冲动,不是为了抢夺财物,他有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做支撑。除了自己内心深处认同的价值准则,他几乎不承认任何外在的规范。社会既成的法律、上帝,他都不相信。要让这样的人承认自己杀人是有罪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陀斯妥斯耶夫斯基在小说中,安排拉氏从犯罪现场侥幸逃脱,并且没有留下任何罪证,避免了拉氏被外在的国家机关直接逮捕,从而得以展开很长的篇幅,让拉氏认识到自己所犯下的罪恶并自首。

让拉斯柯尔尼科夫最终承认自己有罪的关键人物是索尼雅,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索尼雅为了父亲、继母及三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弟妹,选择了卖淫来养活一家人。她信仰上帝,有着基督徒的博爱与宽容精神。她隐忍、怯懦、顺从、对人和气,勇敢地承受命运的苦难,并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这一切的禀赋,让拉斯柯尔尼科夫选择了她,向她讲述了已压得他喘不过气的遭遇。在与索尼雅的对话中,拉斯柯尔尼科夫最终认识到自己的罪恶:没有认识到生命的神圣与不可侵犯,自以为掌握了裁判人生死命运的权利!

他们的对话中有这样很关键的一段。拉斯柯尔尼科夫假设让索尼雅决定卑鄙的卢仁(侮辱过索尼雅的一个人物)和她的继母谁生谁死,索尼雅说:“您为什么要问不能问的事?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干嘛?这由我来决定,哪会有这样的事?谁委我做法官来决定让谁死,让谁活?”拉斯柯尔尼科夫回答道:“如果这里面有天意,那你就毫无办法啦。”

索尼雅的话传达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因此没有人有权利来私自决定他人的生死。但拉斯柯尔尼科夫却用“天意”二字反驳索尼雅的观点。他所说的“天意”到底是什么意思?这需要回到小说一开头,拉斯柯尔尼科夫杀死老太婆之前的种种细节。

拉斯柯尔尼科夫早已形成他的“平凡的人”与“不平凡的人”的理论,并写成论文发表在杂志上。但在杀死老太婆之前,这个理论只是空想,并没有付诸实践的可能性。后来,家庭的穷困让他辍学。辍学后,他经同学介绍,到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处抵押借债,开始动起了邪念。而正当此时,他恰巧又在餐馆里听到另一个大学生发表和他的观点相一致的看法。这个偶然巧合让他觉得神奇,他开始感到某种“天意”。于是,不久他再去老太婆那儿抵押借债,但实际目的是踩点。恰巧,这天他又偶然听到与老太婆同住的她的妹子第二天晚上不在家,给他杀人提供了合适的环境。这又是一个偶然巧合。于是,这一切的巧合成了某种神秘的命运安排,让他得出“杀死老太婆是天意”的结论。而同时,母亲的来信让他觉得自己背负了家庭的希望,这太沉重,他想要摆脱这一切,寻找一条新的出路,让生活有所改变。而这条路,就是杀死老太婆,迈出成为“全人类的恩人”的第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揭开拉斯柯尔尼科夫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的崇高理想,揭开他那当“全人类的恩人”的英雄梦想,一切都可以用最通俗的四个字来解释,那就是“权力欲望”。拉斯柯尔尼科夫与索尼雅谈话时,有这样一段自我剖析:“现在我知道,谁智力强精神旺,谁就是他们的统治者。谁胆大妄为,谁就被认为是对的。谁对许多事情抱蔑视态度,谁就是立法者。谁比所有的人更胆大妄为,谁就比所有的人更正确!……权力只给予敢于俯身去拾取的人。这只需要一个条件,仅仅一个条件:只要胆大妄为!”在索尼雅看来,这就是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全部信仰和准则”。

然而,这所谓的“天意”,这可怕的对权力的追逐,终究敌不过生命的神圣与尊贵。从道义与原则上来说,无论是谁,都不应该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践踏他人的生命。不管希望实现理想的人,其理想有多么崇高,其追求的目标有多善,其关怀之指向是多少人的幸福;也不管被践踏之人的社会地位有多么低微卑贱,不管这些人的品性有多么恶劣,“英雄”都没有权利去私自决定他人的生死。

拉斯柯尔尼科夫终究把自己放到了一个普通的、与所有人平等的地位。这种平等,是无关乎智商高低、地位高下的平等,是普天之下最朴实、最本真的平等:生命之平等,一切生灵都是平等的!面对亵渎生命之神圣与平等的罪孽,拉斯柯尔尼科夫最深刻的忏悔,便是匍匐于大地,在吵闹的城市广场上,深深地亲吻这片土地!

形式上的惩罚,便是八年的西伯利亚流放生涯。苦役对于拉斯柯尔尼科夫来说,没有任何苦楚可言。他可以忍受任何物质环境的恶劣、劳动的重负。但他却无法忍受精神上的无可依靠!对于这样一个理想主义者来说,崇高的理想才是他赖以生存的力量。而现在,理想破灭了,他要怎样才能继续生存?

陀斯妥耶夫斯基给出的答案是:爱情。索尼雅陪着拉斯柯尔尼科夫去了西伯利亚,与他共同度过八年苦役生涯。尽管索尼雅一直陪伴着他,拉斯柯尔尼科夫也一直依赖着她,但他实际上并没有从一开始便意识到“爱情”。直到流放一年后,拉斯柯尔尼科夫从理想的破灭中慢慢地苏醒过来,他才发现了爱情之光。“爱情使他们获得了再生,对那一颗心来说,这一颗心蕴藏着无穷尽的生命的源泉。……生活代替了理论,一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应该在意识里形成了。”

陀斯妥耶夫斯基为拉氏寻找的出路是爱情,是生活,那理想呢?理想从此让位于爱情与生活了吗?我们无法从拉斯柯尔尼科夫身上找到直接答案,他八年流放生涯结束后的生活,并不在小说的叙述范围之内。最准确的答案,需要从书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身上寻找,那就是拉祖米兴。

拉祖米兴是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大学同学,后来成为了拉氏之妹杜尼雅的丈夫。“这是一个异常乐观和健谈的青年,他的善良达到了憨厚的程度。但是,在这种憨厚里是蕴藏着深挚的感情和自尊心的。”而拉祖米兴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

摘录出他的一段谈话。“求实精神是不容易获得的,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我们差不多有二百年光景脱离了实际生活……不错,各种思想层出不穷,善良的愿望是有的,虽然是幼稚的;甚至正直的行为也能发现,虽然骗子多得不得了;但求实精神还是没有!”

对不少社会问题,他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其问题所在:“您所说的那个讲师在莫斯科就是这样回答他为什么伪造有奖债券的:‘大家都用各种手段发财,所以我也急于想发财。’他的原话我记不得了,但意思是,不花本钱,尽快地不劳而获地发财!大家都习惯于享受现成,仰赖别人,吃别人嚼烂的东西。”缺乏务实的精神,是拉祖米兴眼中问题的根源所在。

拉斯柯尔尼科夫便是不务实的极端表现。他执着于自己的理想,执着地偏于幻想,脱离生活;他执着于实现自己的理想,执着地渴望一蹴而就,而不是脚踏实地。于是,他以理想之名,犯下了罪恶!

这不能不说是对理想主义者的一个警钟。理想,并非建立在乌托邦之上,它首先需要我们审视自己、认识自己,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在了解自己的长处与局限的基础之上,运用自己的能力,付出实际行动,解决掉一个个棘手的问题,一步一个脚印构筑出来理想的城堡。

理想,是一种观念,是游荡在精神世界里的一个抽象的概念。任何试图实现这概念的理想主义者,都不能忽视人的价值。任何试图以牺牲少数人的生命去实现理想的行为,都值得警惕。

抽象的概念,远远不及具体生动的人更值得我们珍惜。


叁:

  《罪与罚》是一部经典。啃下它,我像一个强盗吞下定心丸,平静得跟鬼似的。我不再想上网,那里躁气太重;我不再想做出评论,噪音已经够多。我还能明显的察觉到,心中多了一股静谧的力量,它隐隐约约,无法描述,但我相信它就在那儿。但凡我累了,只消往那儿一靠,也就是在脑海中完成“靠近它”的动作,似乎心就不累了。这是一种平静的愉悦感。回头看看其他人,真可怜。你们闹去吧,我还有甜蜜的事情要做。所以最近我喜欢上了植物。很久以前我养了一盆栀子花,至今郁郁葱葱。想想还是植物好,没有观念,没有概念,甚至连声音也都省略了。闷头闷脑生长。

       木心说,文学不是什么崇高的事情,它的最高意义和最低意义都是人想要了解自己。他的话,概括力极强。《罪与罚》就是一部写人的书。一个人整天躺在那儿,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时间在他身上失去了意义。这个人不可了解。所以人还是要有故事。但是太刺激太离奇的故事也不行,我就看不惯惊悚片,生活中哪有这么多鬼怪?甚至连神经病都很少见。还是普通人,平淡的故事居多,大体如此。《罪与罚》就是一个普通的故事:一个大学生杀了人,最后自首了。社会上杀人的故事太多了,放到新闻里,不见报的;但放到文学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了五十万字。光芒四射。在我们这个荒诞的时代,从来不缺好莱坞般的奇幻故事,把上访者关在太平间,强奸幼女……太多了,太刺激了,以致生活在其中人早就麻木,甚至腻烦。我们的审美不知不觉被改变、破坏。文学有修复作用。不用越来越暴力变态的社会新闻来刺激我们的良心,也不用震撼的环绕立体音来刺激我们的五官,仅仅凭借纯粹的文字来打动你。文学的力量。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杀人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名叫拉斯柯尼科夫的大学生,用斧子杀死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他认为这个老太婆就是个虱子,吸别人的血。除掉她一个,可以拿她的钱做许许多多的好事,帮助许许多多的人。他自己也可以利用这笔资金开始事业(功利主义思想)。不过更主要的是,他非常想成为像拿破仑一样的大人物。自从辍学后,他将自己关在小屋中,脑中逐渐产生了一种理论:人被分成两种,“平凡的”和“非凡的人”。前者只是繁衍同类的材料,后者则不用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甚至有权利杀人(必要的时候)。这种理论对他产生了狂热的影响,他迫切的想知道自己是“一只虱子”还是“非凡的人”……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种体会:长时间的思考却仍然不得要领。这是因为有些东西不是光靠想,就可以得到的。那时人会很烦躁,冲动,一场疾风骤雨般的实际行动也许很有必要。拉斯柯尼科夫最终选择了杀人(部分原因是缺钱,或者因为老太婆很坏,但后来他承认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他杀人只是为了自己。他忍受不了空想的折磨与漫长的煎熬,这一切毫无意义,他一定要用行动来检验自己到底是不是天才的料(这里的天才有伟大的人物之意),是不是会像拿破仑一样不受法律或者道德的束缚。

  但是真正杀完人后,他竟然害怕了,慌乱中只敢把钱藏起来,连数都没数。内心的惊恐、焦躁、疯癫、骚动代替了他原来平静的生活。当他站在瓦涅河上是,望着熟悉的夕阳,突然觉得这一切离自己很遥远。他感到自己瞬间被抛到空中,过去的一切联系仿佛被那把杀人的斧子一下子砍断了。

  此后是漫长的斗争。和警察局斗(法律),更主要的是和自己的内心斗(良心,道德,信仰等),这一次次的交锋赋予了小说极强的戏剧性。如果读进去,这是非常刺激的。小说中经常会看到整段整段,整页整页的自言自语和对话,依靠这些庞大的言语,拉斯柯尼科夫的价值观逐渐有了完整的显露。暴露的这个过程很有艺术性,主人公经常在心中默默思考,他的自言自语让我们某种程度了解了他。更有意思的是和别人的对话,例如和警察局的预审官,时刻透露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这有点像侦探破案,我们总是一点一点地收集着主人公暴露的信息,并且饶有兴致的思考琢磨。这个过程有趣而又充满惊喜。

  阅读的时候我会不自觉的联想到电影创作的理论,小说和电影某种程度上是通的,它们都在讲故事。电影大师格里菲斯说,我从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中学会了电影剪辑方法。陀氏如果去拍电影,一定也不会差。拉斯柯尼科夫杀人后的每一次重大的心情起落都受到作者精密的控制,每一次转折都显得水到渠成,恰到好处,陀氏完全掌握了读者的心理需求,并运用到情节上:比如主人公受到盘问后,心里害怕的要死,几乎要去自首了。但是路上救了一个人,行过善后他的情感瞬间高昂,有了神圣的力量,于是他决定还要和法律再斗一斗。但是不久他的内心又饱受煎熬,充斥着恐惧与自责,被别人一吓唬,又想自首了,这时突然冒出一个人主动承认人是他杀的,主人公又心存侥幸的离开了警察局……高潮迭起,一直到最后,在心爱的人的规劝下,他终于选择了自首,选择了受难。可以说小说的戏剧性非常强,读起来一点不觉得枯燥,比电影有意思多了。

  我在读第一遍的时候,更多就是被小说的故事吸引,那种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的原始心态始终推动着我翻页的手。我几乎以每天一百页的速度快速推进着,如同书中的对话,一大段一大段,奔跑着跳跃着,根本停不下来。这种粗糙,不加修饰的天然的力量,是另一种精致。我跟在陀氏后面跑,喘着粗气,他有速度、力量、苦难、激情、温柔、怜悯以及伟大的同情心,他说被侮辱的和被践踏的人心中,有神性之光。后来看到他的照片,我反倒觉得他就该是这幅模样。从那一刻起,我一口咬定他就是我文学上的亲戚。

  读第二遍是因为心存困惑,那时候依然不清楚主人公真正的杀人动机为何,以及其他诸多疑虑。我还有一个隐秘的想法,我想把这本书真正占为己有,于是就有了去亚马逊上买了一本新书,于是新书上有了满满的笔记。我想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对这部小说的占有。二次阅读的心态有了细微的变化,驱使我重读的是分析它,甚至肢解它的冲动,是更透彻的理解它的愿望。但是我忽略了小说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整体,是不可被理性的研究和讨论的,尽管小说创作需要极大的冷静与缜密。我在不知不觉中掉入了理性思维的陷阱,最初的阅读体验不再降临,情感的共鸣也被大大削弱。分析害死人。永远不要对一个好故事起分析的野心。只管沉溺在感官的汪洋中,溺死也许是对它最好的占有。

  不管怎样,我还是把这部五十万字的小说完整的读了两遍,在半个月内。这样的经历以前不曾有,将来大概也不会再有了。我大概是年轻人血气方刚,连阅读都带着生命的冲动。想想也蛮有意思的。

  那么,这部小说为什么伟大呢?我觉得它好像触摸到了永恒。不然一百五十年前的东西,不会活不到今天。它具有永恒意义,时间不能把它带走,它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张无畏的脸,昔在今在永在的样子。我再具体谈谈——

  最初吸引我的是主人公作为一个大学生遇到的困境:他觉得自己如果继续读书求学,只会耗尽母亲和妹妹的心血。十年后他也许只是个副教授,拿着可怜的薪水,到那时候,母亲会因为替人织头巾而双目失明,妹妹也会耗尽青春年华老去。当他得知妹妹为了帮助他继续上学,准备嫁给一个有钱人时,他断然拒绝妹妹为他的牺牲。他理解妹妹:“啊!必要的时候,我们会压制我们的道德感;自由、安宁、甚至良心都可以送到旧货市场去出卖。就让我的一生毁了吧!只要我们心爱的人能够幸福。”典型的俄国人心肠。但他有什么权利或者说能力阻止妹妹呢?他甚至还需要她们的供养。他只会空想,只会空口说大话,却什么都做不了。于是他痛苦了:“或者(干脆)看破红尘,听天由命,了此一生,永远窒息自己心里的一切,”。人的这种极度消极的想法其实无意间触摸到了永恒。宇宙本来就是朝着毁灭的方向发展,人也是向死而生的,过度的消极会让一个人和宇宙的节奏同步,因而——快乐。陀思妥耶夫斯基了解这一点,所以他笔下的主人公在这种情况下,竟然感到了快乐。不难理解的。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后来社会学家埃里克·霍弗也观察到了:那些自己的事情做不好的人,恰恰最喜欢跑过去帮助别人。拉斯柯尼科夫确实有过这样的倾向,愿意为了别人“永远窒息心里的一切,放弃行动、生活和爱的一切权利”,其实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思。无能的人,最不愿意承担起对自己的责任,这需要强大的意志力,相比较而言,对别人负责就显得轻松多了。从另一个角度讲,放弃自己意味着忘记自己是个无能的人,所以反而能快乐一些。

  但是这类自我牺牲的想法并没有被付诸实践,拉斯柯尼科夫按照自己的那套理论去杀了人。他的理论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功利主义,伟大人物论,不妨把这些思想(价值观)统统看作上帝这座金身被打破后的碎片。这里要谈到《罪与罚》的一大探求:上帝这个绝对信仰坍塌后,人类该如何生存?如果拉斯柯尼科夫老老实实的走那条求学路,实际上后来他也承认那条路并非绝路,走下去总归生活的不错。但他一发狠,不愿意沿着这条道走了,宁可自己另谋出路。结果就是杀人。那位预审官是这样评价的:“这是一件现代的案子,一件只有在我们时代才会发生的事情……这里有书本上的幻想,有被理论扰乱的人心;在这里,可以看到迈出第一步的决心,不过那是一种特殊的决心——当他决心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就像从山上跌下去,或者想像从钟楼上摔下去一样,两条腿不由自主的走上犯罪的道路。”我们可以看到,失去传统的,绝对的信仰后,各种罪恶汹涌而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张,都有自己的价值观,都认为自己手握真理,那么何为正义?如何区分善恶?真理又在哪里?混乱的后面依然是混乱,邪恶的里面藏着更深的邪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问题至今没有解决。也许传统真的自有它的优势,那时人心简单,那时鸡犬相闻,那时一切都有老天爷决定……但也许是我们老了,不敢挑战,不敢提出新见解,不敢去承受选择后的孤独、痛苦和永恒的折磨。

  拉斯柯尼科夫有种!最后他去自首了,但他始终不承认自己有多大的罪。流放、苦役这时对他都算不了什么,让他真正痛苦的是:自从杀人后,他发现了自己的无能和卑鄙(这里卑鄙包含了无能的意思)。拿破仑杀人后,一笑而过;征战莫斯科,伤亡五十万士兵,一句俏皮话就打发了。他却不行,杀了人却没有能力没有勇气跨过去,他根本不是天才的料(天才有伟大人物之意),“那时是魔鬼托我下水的,过后他就向我证明,我没有权利走那条路,因为我跟大家一样不过是虱子!他把我尽情地嘲弄了一番!”,他对自己的无能深感自卑。因此可以说,他杀死的不是老太婆,而是他自己,那个一度认为自己是天才的拉斯柯尼科夫。他沉重的自责,是一种逆向的追求。我看到一个失去绝对信仰的人对自己的小信仰的坚持(我们暂且不对他的信仰做任何价值判断,其实我们也无法做出判断)!他渴望强大、伟大、超人(是的,尼采的超人学说),因为做不到而痛苦,内疚,他越是痛苦,越能够显现出他信仰的坚定与执着,这一点深深的打动了我。小说写到最后,竟然透露出强烈的个人主义的激情,实在意外。拉斯柯尼科夫是个英雄,失败的英雄。见证他卓越不凡的不是他有过什么成功的事业,而是他作为一个渺小的人物,在力所不能及的时候,甘愿忍受着痛苦的自责和漫漫长的孤独时光。那就够了。

  如果一个人的信仰足够忠诚,足够坚定,那么痛苦与自责的极端是什么?只有自杀。敢于毁灭自己的人,都是分母上无限接近于零,都是在逆向渴求渴求无限大,渴望永恒。小说中的另一个人物,斯维里加洛夫因此自杀。这个人可以说是作者为主人公设置的一个镜像,他俩在更高意义上,是一个人。他是地主,有钱,有时间,但一无所长,也就无所事事,是一个无聊的人(哲学意义上的无聊)。他的信仰是玩女人(在此我依然不作任何价值判断),可以这么说吧。主人公的妹妹一直都是他的追求对象,是他丧偶后生命的全部意义所在,是他的“绝对信仰”。在遭到拒绝后,“信仰坍塌”,他自杀了。拉斯柯尼科夫极度震惊,也许还有一丝敬佩。也就是从这里,他发现了自己信仰中所隐含的虚伪。斯维里加洛夫尽管崇尚感官玩乐,但是他对自己的信仰是严肃的,忠诚的,自杀就是证明。拉斯柯尼科夫做不到,他不敢为自己的“理论”献出生命,他看到了虚伪。他的信仰第一次有了松动。这也是他复活的先兆。斯维里加洛夫的自杀本应该也是拉斯柯尼科夫的选择,前者的死某种程度上,最终换来了另一个人的复活。在流放期间,他的那套理论不知不觉被抛弃了,他最终选择了生活,像一个普通人一样生活,享受着快乐还有爱情。自此,“生活代替了推理,他的头脑里应该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东西”……

  以上只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主题,因而能够轻松的获得共鸣,并且写下来与你分享。但整本《罪与罚》远不止这些,据说它的涵盖面极广,许多人物的设置都有特定的用意,几乎完全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俄国人民。我不敢说全都懂了,但我力所能及所能理解的那部分,已经让我受用不尽乐得不行了。

  转述书中的内容是一回事,提出自己的见解又是一回事。反观自己,这本书对我真正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个问题至少现在很难回答。经典不是士力架,吃完就能感到体能恢复。经典的作用在于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力,慢慢地对我塑形,直到有一天,我会对自己说,我成熟了。这一定是一个美妙的过程。

  在这篇文字里,我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书中的故事,另一个是我的阅读故事,但其实主人公都是同一个人。现在我把这个故事分享给你,你会有感触,你会回忆、对比,你会发散思维,会捕捉内心某一瞬间的情感,把它放大,再和另一种情绪捆绑,联想,你会反复把玩,琢磨,直到你的心中有了属于自己的故事。在那另一个故事中,主人公仍然是同一个人。


微Q同号:2802031363    公众号:pengdiary

文章为有偿阅读:1元/篇 ,自觉投币。

发布人:8d69****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 无锡
  • 2024-11-11浏览:29116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