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 晴
电影《第二十条》,令我几度哽咽泪目,下午看完离开影院许久,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电影里有笑有泪,有情有理,有血有肉,有温暖有力量, 为弱者发声,让更多人了解了检察官!
这部讲检察官故事的电影让我感同身受,因为我家先生就是检察官,他在检察院工作三十多年了,处理过很多大案要案,也有很多农村的亲戚和朋友向他咨询相关法律法规,他始终以法律为准绳,追求着公平正义,为老百姓提供法律上的帮助。
这部电影的片名取自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讲述的是关于“正当防卫”法条背后的公理人情。片中,韩明(雷佳音 饰)自打挂职到市检察院,就遇到接二连三的糟心事。儿子韩雨辰(刘耀文 饰)打了校领导(张译 饰)的儿子并拒绝道歉,妻子李茂娟(马丽 饰)义愤填膺继而误伤校领导;他和搭档吕玲玲(高叶 饰)分歧不断,案件久拖不决……
看电影的过程中,既愤慨于犯罪分子刘文经的邪恶与残忍,又怜悯于被害人王永强、郝秀萍的无奈和无助,还感动于检察官吕玲玲的坚守和执着,敬佩韩明的据理力争、慷慨陈词。
电影讲了三个案子:从自家孩子在学校面对校园霸凌,挺身而出误伤霸凌者却面临刑拘的惩处;公交车司机见义勇为却因故意伤害罪入狱三年;到郝秀萍及其丈夫王永强长期遭村霸凌辱践踏,悲愤反抗却意外将人捅死。
这三起案件体现了现实生活中“互殴”“打赢坐牢、打输住院”“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死者为大”,导致正当防卫条款“沉睡”。这带来关于正当防卫、防卫过当、故意伤害的探讨,深入浅出地揭示正当防卫条款面对的难题,彰显了老百姓内心深处对于最朴素的公平正义的渴望。
片中以检察官韩明的角度全面、系统地呈现了正当防卫制度的适用,从不敢适用、不愿适用到切实转变司法理念依法适用正当防卫维护公平正义的过程。
正当防卫,从字面上理解,只要当事人的权利和安全,受到了不法侵害,他的一切正当维权,正当反抗,正当防卫,都应该被视作正当防卫。如果法律这样规定,才是合情合理的。
正当防卫的本质是对民众的授权,鼓励民众向不法侵害作斗争,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样才能鼓励见义勇为的行为,让正义之士拥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勇气,让所有公民在面临不法侵害时拥有正确行使防卫权的底气。
法律就应该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如果法律不能为底层百姓伸张正义,如果法律不认同底层百姓的正当维权、正当反抗、正当防卫,那么底层老百姓就更没有希望了,根本没办法活下去了,这个世界也就没有正义可言了,让人绝望了。
应该说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当社会底层有些人被现实逼迫到了生不如死的绝境当中,悲剧就无可避免地发生了。既然他已经觉得生不如死了,那还活着干什么,他就会去以命换命,以生命为代价去为自己讨回公道。就像被害人王永强的妻子郝秀萍决绝地从楼顶跳下去。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检察官讲出来的这些振聋发聩的话语让我们深深感动。
是啊!检察官作为公平正义的守护人,不仅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还要做到胸中有正气,心头有温暖,不偏不倚、公正无私,把质量、效率、效果有机统一,将天理、国法、人情有机融合,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使法治成为全社会共同信仰。
电影里还有几句经典的话:“法律的权威来自哪里?来自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法律不是高高在上的抽象的存在,而是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生活息息相关,它甚至可以严重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
所以,法律必须回应民众的情感期待,满足他们的合理诉求,才能真正赢得人们的信任和支持。否则,法律一旦远离了人民的情感,也就失去了它真正的价值,法将不法,那它留给人们的只有绝望。
“法不外乎人情”法律应该充分考虑人情的因素,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都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符合人情,而不是简单地按照刻板的法律条文来处理案件。法律应当以实际情况为依据,重视人情因素,实现法律与人民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维护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