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
正式提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
近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在福建省福州市圆满落下帷幕。
本届峰会成果丰硕,
5.6万平方米现场体验区
共推出超100个数字技术互动体验项目
和超30个实物模型,
首展率达65%以上;
共吸引超36万人次参会观展;
共举办40余场论坛与对话交流活动;
共签约数字经济重点项目455个,
总投资额2280亿元,
比上届峰会分别增长8%和12%,
项目涵盖新一代人工智能、机器人、
算力基础设施、互联网医疗等多个领域。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本届峰会突出企业唱主角,
企业界嘉宾参会占比提升至70%。
中央企业一系列“智慧”观点碰撞,
一大批“智慧”成果展出,
勾勒数字新时代。
拥抱数字中国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在基于元景多模态大模型打造的文创互动体验一体机“智衣衿”前,明制马面裙的褶皱随人体动态自然舒展,金丝盘扣在虚拟光影中幻化成流动的星辰轨迹……在这里,观众可感受殷商、秦汉、隋唐、两宋、元蒙、明清等多个历史朝代的特色服装,并通过拍照生成个性化国风画像,体验历史名人、神话故事、文物拟人等趣味角色。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当观众走近AI试衣镜,5G网络可实时将体型、穿搭及场景数据传输至云端平台,结合季节趋势及用户画像,生成多种适配的穿搭方案。试衣镜还具有智能试衣模式,可进行模特试衣、换脸试衣、真人试衣等。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面向“银发群体”,中国移动的移动看家陪伴机器人“小佳”专为老人“量身定制”,能记住老人的兴趣爱好,陪伴、生活辅助两不误,还能生成生活vlog;“移动安全管家”正成为居家老人的“贴身助手”,其提供的“防诈骗、防走失”四大防护服务,已在福建累计拦截可疑电话23万次。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转向另一侧,中国联通具身机器人正在精准抓取和分拣桌上的小零件。通过机器视觉和人工语言交互,具身智能机器人可实现目标的识别,自主规划线路,完成物体的抓取和分拣。该系统还集成动捕套装、VR遥操,端云协同高效采集数据,通过流水线质检标注优化AI训练,适用于工厂搬运等场景。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政企数字服务正在迭代焕新。南方电网此次展出了“南网在线”智慧营业厅,该平台自2021年上线发布以来,用户数已突破1亿,线上办电比例达99%以上,率先实现了“刷脸办电”“一证办电”客户办电“一次都不跑”,并在广州、深圳多地实现“水电气网联合报装”。
中国电子旗下中国长城探索推出的拥抱人工智能的旗舰产品——全国产大模型智能办公一体机,基于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国产GPU和大模型构建,将大模型的能力与任务规划、数据分析、方案撰写等场景深度结合,实现精准数据分析、高效文档创作、数据不出内网、AI即开即用,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创作平台和知识管理空间。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仲思”中医门诊智能体、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智能体、手术室辅助智能体、公卫应急智能体……AI技术推动精准医疗,让优质医疗资源普惠大众。
中央企业助力四川大学打造的“大川智问”校务服务助手,可应用于校园政策文件问答、新闻通知检索、办事服务指引、常用信息查询等丰富场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老师们借助AI教研教学助手,丰富了优质资源获取手段,提升跨学科知识引用能力和工作效率……人工智能应用+智算服务,正助力教育领域数字转型。
适应消费新场景,激活数字新动能,一系列的“数字之变”,正在工业、文旅、消费、教育、医疗、养老、政务等各领域上演。数字中国加快建设,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加速让“AI”升级
今年是人工智能的规模应用元年。随着以DeepSeek为代表的新一代开源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高性能、低成本、轻量化,大幅降低算力与算法门槛,促进大模型应用加速普及,为数字中国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动能。
中国电科的“小可大模型”,不仅构建了12.5T的领域专属数据湖,更通过大模型服务管理平台和应用开发平台的双轮驱动,实现了从算法研发到应用落地的全流程自主创新。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大瓦特”是南方电网2023年9月发布的行业首个自主可控电力行业大模型,目前已形成智能巡检、智能客服、负荷预测等多个核心产品,覆盖输电、变电、配电、调度、客服、规划等10余个领域百余个应用场景。
作为一套完整的数智化转型方法论体系,中国一汽·七星云工作台覆盖“战略管理云、技术开发云、产品诞生云、订单交付云、客户运营云、员工成长云、平台运营云”七大业务领域。此次峰会期间,中国一汽还发布了企业级智能体产品——中国一汽OpenMind。在OpenMind加持下,驱动一汽·七星云工作台进化,打造企业全链路智能,推动企业从“经验响应”迈向加“数”前行。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AI应用的加速普及对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智能云生态大会上,中国电信智能云能力体系升级发布,全面升级“算力供给、模型服务、数据标注、行业应用、安全防护” 等方面能力,让更多合作伙伴更方便地获取普惠算力,更便捷地开发和应用AI。
与此同时,息壤创新推进计划也正式启动。中国电信将依托天翼云息壤,打造“资源共享、技术共创、场景共研、合作共赢”生态,解决AI应用中算力贵、效率低、落地难问题。面向AI开发者、企业及科研机构,共享算力与工具,推动AI在多领域发展。
深耕大数据原创技术,中国联通建成了标准成熟、技术先进、性能优越、多跨一体的大数据平台,突破了隐私计算、量子加密等关键技术,攻克了数据可信流通等难点卡点,构建高质量数据集,更好支撑大模型、智能体研发应用。
当前,中国联通强化人工智能基础创新,打造了多模共生的元景大模型,构建了40多个具有市场公认度的行业大模型,积极赋能经济运行、城市治理、工业制造等领域。
本届峰会期间,中国移动正式发布了全新升级的“九天”人工智能基座,全面提升人工智能要素供给能力,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九天”人工智能基座围绕“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实现三大升级。大算力方面,实现“云计算”向“云智算”升级,提供全新算力服务。大模型方面,加快“九天”大模型能力升级,面向重点行业及关键领域,针对复杂系统智能化、泛在普惠可控等行业共性需求,重点升级3款基础大模型。大数据方面,实现大模型数据集供给范式升级,全面促进产业数据要素融通。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深化数智融合
面对新场景蕴含的无限新机遇,加快AI大模型、具身智能等新技术新产品同海量工业场景的深度融合,成为加速AI发展和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关键引擎。
例如,“智衣衿”火爆出圈的背后,是“联通元景”的深厚内功。联通元景是中国联通人工智能的能力底座,依托“AI基础设施、数据集、大模型、智能体和AI安全”五方面能力,形成了“多模共生、普惠速成、场景深耕、数智融合、安全自主”五大特色。
目前,中国联通发挥格物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优势,融合元景工业大模型,赋能设计仿真、控制优化、预测性维护等场景,落地7500家5G工厂和3万个工业互联网项目,以数智新应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大会上,中国联通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暨格物Unilink双跨平台AI跃迁成果、“数启新元,智铸精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创新成果等陆续发布,进一步展示了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技术成果。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当前,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信息消费“新三样”,正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本届峰会期间,中国移动深化推进“AI+行动”,以“云网智算”为基础,携十余家产业合作伙伴,首次集中展示信息消费“新三样”产品,全面覆盖“人、车、家”生活场景,将有望与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推动产业创新、释放消费潜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峰会期间,中国电信与中国海油联合打造的“天枢云”行业应用平台也正式发布,以天翼智能云为底座,为能源行业提供便捷、丰富的综合化信息服务。
中国电子云与南航数科基于AI+新应用实验室共同孵化了民航AI+IoT联合解决方案,可实现航司智能化管理。在智慧站坪场景中,可将航班保障节点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5%以上。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持续加强协同创新,加快壮大发展动能,中央企业正以数智融合推动新型工业化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逐浪“低空蓝海”
首次设立的低空经济专区,成为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一大亮点。
步入展区,一架有明显使用痕迹的无人机格外引人注目。这架无人机,是中国联通自主研发的基于中型长航时复合翼无人机飞行平台的低空应急通信指挥系统YH-630,也正是先后参加过广东韶关、海南文昌灾害救援的实战机。它凭借工业级飞控导航系统和专业任务地面站,能够实现无人机全程自主飞行,可搭载小型化移动通信基站、卫星通信、光电吊舱、搜救载荷等设备,滞空时间6-8小时,可满足指挥通信、三维建模、灾情侦测及搜救救援等多种任务需求,在多次灾害救援中发挥重大作用。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25年3月,在MWC2025现场上,中国联通联合产业伙伴打造的“5G-A低空智联创新方案赋能城市智能血站建设”项目荣获GSMA全球移动大奖(GLOMO)“最佳城市移动创新奖”。该项目率先实现5G-A通感一体技术在城市血液配送领域的规模化商用,开创了5G-A技术服务城市民生的新范式。
在此次低空经济展区,该项目的物流无人机也亮相展区,让广大观众近距离感受全球领先的低空应用场景。项目利用5G-A通感一体技术,构建了覆盖1200平方公里城市空域的无人机血液配送网络,有效避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将血液配送时间从平均40分钟大幅缩短至15分钟,效率提升60%,显著提升医疗应急救治能力,为全球城市智能化建设提供了示范案例。
据了解,中国联通已在全国打造了低空+城市治理、警务、消防、应急通信、文旅、巡检、载人航空、物流等20多类综合应用场景,标杆案例累计200余项。
与此同时,为助力低空产业创新发展,校企联合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正在展开。在厦门,中国联通携手厦门大学共建了低空经济联合实验室,当前,福建联通正着力打造“通信网、导航网、感知网、算力网、气象网”五网一体,已实现厦大翔安校区-翔南航空产业园通感一体网络6平方公里空域全覆盖,联合厦大构建低空空域管理平台、低空应用平台、低空安全监管平台3大平台能力,并打造了福建省首个全产业链低空经济的测试场。
依托低空智能融合测试场,福建联通与厦门大学将开展“低空+智慧医疗”“低空+交通设施巡检”“低空+城市治理”“低空+跨岛跨城物流”等多场景试点示范,联合企业打造产学研用标杆,拉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促进多领域融合创新,推动科研成果走向市场应用。
———— /END/ ————
责任编辑丨陈婷
校对丨龙旭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