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一位老奶奶拍着一位老爷爷的肩膀,问他:“你作业写完了吗?”老爷爷回答说:“你当我是爱因斯坦?这么快就写完了?”老奶奶听后,默默举起了塑料大斧头玩具……
近日,由某养老院的老年人主演的一系列短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这些短视频不仅让参演者乐在其中,改善了老人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也展现了老年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让更多人看到老年生活的乐趣与价值。
然而现实中,随着退休、罹患疾病、家庭成员故去、独居等的发生,一些老年人可能产生无价值感、不安全感等心理。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重大民生问题和突出社会问题。关心关爱老年人,让他们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乐享老年生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题中之义。
优化政策支持体系,回应老年人心理健康诉求。近年来,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体现了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高度重视。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开展老年心理关爱行动;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老年健康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为老年人特别是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纾解、悲伤抚慰等心理关怀服务;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印发的《“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扩大老年人心理关爱行动覆盖范围。
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进入新时代,贯彻落实国家要求,推进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认知水平、优化政策支持体系,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服务举措等,回应老年人心理健康诉求。
加强综合治理,形成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合力。《“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通过“社工+邻里+志愿者+医生”的方式,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身心关爱服务。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开展老年心理关爱行动的通知》,决定2022—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000个城市社区、1000个农村行政村开展老年心理关爱行动,到“十四五”期末原则上全国每个县(市、区)至少1个社区或村设有老年心理关爱点。这些政策设计,为保障老年人心理关爱提出了目标、规划了路径。
各地则在国家要求基础上,因地制宜进行探索。北京市选取全市70个社区(村)作为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试点,累计提供老年人心理关爱服务1.6万人次。山西太原各社区(村)组建低龄老年人志愿服务队,协助社区干部和社工开展心理干预和精神慰藉等为老志愿服务……从各地的探索和实践来看,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的干预涉及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组织等的良好互动,能够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实现相辅相成的效果。
建设健康家庭,筑牢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堡垒。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多数可以通过自我调适、家庭支持等方式缓解,但相比躯体疾病,一些老年人及其家属精神卫生意识和知识普遍缺乏,偏见和歧视广泛存在,讳疾忌医多,科学就诊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家庭成员应主动学习健康知识,爱老敬老,家庭和谐,有老人的家庭应主动参加照护培训。这提示,老年人及其家属应共同提高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水平,特别是家属要正视老年人心理问题,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理解他们、关爱他们,用爱与温暖帮助老年人对抗消极情绪。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变老也可不似春光胜春光,要让老年人在老有所养的同时,乐享晚年,拥有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文:刘也良(媒体人)
编辑: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王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