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现在吃得好,住得也好,心里可舒坦了,这事儿多亏了你们……”近日,河南省安阳县人民法院白璧法庭法官刘美云、书记员苏欣欣及人民调解员李海国等人,上门对一起赡养纠纷案的当事人田老太进行案后回访,离开时田老太激动地说道。
左二为刘美云法官。
前不久,田老太委托亲人来到白璧法庭,希望法庭出面,“管一管”田老太的赡养问题,并向法庭递交了起诉状。
田老太诉称,其今年已92岁,丈夫早年去世,两人共生育四个儿子,均已成家。现如今,因年老多病,身体虚弱,已无能力独立生活,但四个儿子不尽赡养义务,导致只能居住在已成家另过的孙女家,至今已经四个多月。
这期间,经多人多次从中说和,但均没有结果,在万般无奈之下,遂向法庭提起诉讼,要求四个儿子履行赡养义务。
“咱去看看老人生活现状,向村里干部了解一下具体情况,给当事人见见面,听听各方意见,能调解了最好。”法官刘美云决定上门办理此案,并邀请人民调解员、村干部共同参与,力争将纠纷化解在当事人家门口。
“我这岁数大了,不能一直在孙女家住着呀,还有这医药费,我可怎么过呀!”看到法官上门来,田老太握住法官的手倾诉着自己的苦衷。
“别激动,慢慢说,今天这么多人就是来处理你的事儿了!”刘美云安慰道。
“就这四个儿子,还都不赡养,从小把他们拉扯大多不容易了,都成家了却嫌弃我了,成了他们的累赘。”田老太情绪平稳后,向在场人员详细陈述了事情的经过,不时擦揉眼睛,希望法庭能为自己主持公道。
随后,刘美云等人又与田老太的儿子见面,了解情况找症结,释法说理解疙瘩。
“现在你们也都有子女了,不赡养老人,你们的子女可也都看着呢,你们将来也准备这样过?”“四个儿子养不了一个娘,这说出来能站住脚吗?走在大街上不怕别人戳脊梁骨?”在交流过程中,人民调解员李海国及村干部等人通过“方言土话”先后对田老太儿子进行说服教育。
“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子女们应尽的法定义务。今天也了解了相关情况,大家都冷静一下多想想,反正这事儿不解决我还会再来的。”由于被告没有全部到场,通过电话也未能协调一致,刘美云决定给当事人留个“冷静期”,引导他们正确理性对待此事。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刘美云多次通过电话与被告进行沟通,但四被告仍然在赡养方式上存在不同意见。
“走,上门开庭去。”为了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刘美云决定巡回审理此案,并邀请了“原班人马”参与,适时再对案件调解。在村委会设立“临时”审判庭,“家门口”断案迎来了数十名群众围观。
刘美云通过开庭审理,认真听取了各方意见,进一步厘清了双方之间的矛盾焦点,当事人均同意庭后再行调解的意见,刘美云宣布休庭。随后,法官、人民调解员、村干部等人员分头行动,分别做各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
“原来住得好好的,家里也没有矛盾,但因为村内拆迁把老人养老房给拆了,导致了现状,这原来养老房在谁家就应该谁多照顾老人。”“我们不是不赡养老人,四个儿子总得公平吧,谁也不能搞特殊!”“今天这事街坊邻居都知道了,俺啥也不说了,俺同意赡养老人。”“这么多人来管俺的家事不容易,俺也同意赡养老人。”通过面对面、背靠背等调解方式,田老太四个儿子的思想先后有所改变。
次日,又经过3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最终田老太与四个儿子达成了每人赡养一周且轮流赡养老人的调解协议。
转眼一星期过去了,当事人之间虽达成了调解协议,但老人的生活现状及赡养情况始终牵挂着法官刘美云的心。为巩固调解成效,刘美云等人决定到田老太现在居住地对其进行案后回访。
“你们跑了腿儿,暖了俺的心儿,中,真中!”当刘美云及随同人员进入田老太房间时,田老太高兴地说道。
看到田老太生活不愁,刘美云才真正放下一颗牵挂的心。“法律是刚性的,但法官办案应是有温度的,法官不仅仅要撰写法律文书,更要帮助当事人化解纠纷,走出困境。”这是刘美云的肺腑之言,也是她的工作原则。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作者:黄宪伟 刘熠博 | 编辑:邢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