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大夏将倾
2024-08-11 09:12  浏览:12332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奥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奥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本文原创,首发于一个中年男人的桃园,作者:邓雄才,文责自负。

老臣

皇宫。待漏院堂内掌着灯,一身着朝服须发皆白的老臣孤单地坐于榻上,他每日皆披星戴月而来,孤零零正襟危坐,直到天色大亮,依旧没有其他朝臣前来。主事的老太监走了进来,有些不忍,走至其面前深深施礼,颇为动情:李相,仙霞宫尚无旨意传出,陛下今日怕是不会早朝了。

这位老臣便是朝廷重臣李光庭,寒微之时追随太祖,运筹帷幄,功勋卓著,忠心耿耿。太祖驾崩,当今皇帝怕宰相大权独揽。便设立政事堂三相议事制度。李光庭每朝必犯颜直谏,不假辞色。皇帝甚怕见他,因其为宿老功臣,不能不格外容忍。皇帝不信任朝臣,军国之事皆谋于身边宦官,禁军——神武军也交给宦官,开府中尉府掌管。凡军机大事都转由中尉决议,政事堂不过照此拟旨。于是天下士人气沮,大小臣工莫不依阿取容,明哲保身。独李光庭以老残之躯体,苦撑危局,可纵有谋国之计,奈何见不到皇帝。他袖内搁置几十份奏章,皆为他深夜在灯下苦熬一笔一笔写下。他很清楚,转由太监呈进去,皇帝是不会看到了,且皇帝早就不是做太子时恭恭敬敬在府门迎送、喊他师傅那个杨篯了。

李光庭听得老太监叫他,便睁开眼睛,吩咐老太监:你仍旧去宫门外候着,要是官家想见我,速到政事堂禀报。

老太监:李相何苦辛苦如是,官家若召,我等到您府上传旨也就是了

李光庭摆摆手:为臣之道在于知事,岂能畏惧辛劳。

老太监:其他臣工皆随俗俯仰沉浮……

李光庭厉声喝道:国事岂是你等所宜谈论的。

老太监慌忙道:老奴多嘴。

李光庭迈步走出待漏院,迈门槛时,头忽一阵眩晕,差点栽倒于地,老太监慌忙一把扶住:老奴扶您去政事堂。

李光庭一拂衣袖,强打精神,迈步往外。

政事堂几名僚佐望着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发愁,三十岁上下的阎斐济员外郎摇头道:政事堂门可罗雀,对面中尉府却踏破门槛。

一名同僚展开一份奏章:济州、素州、徐州三州急奏,曹城民变,聚众数万,杀掠官民,恐怕波及本州,奏请速派兵弹压。

阎斐济冷笑道:薛崇竟然一字没有过来,他所辖州府出了乱子,他能躲得了干系吗?

同僚道:薛胖子为其监军太监杨复敬所制,不得自主。

另一名同僚展开另一份奏章:青州宋威所奏,说贼势浩大,说他所辖州府亦有骚乱,奏请钱粮以安抚士卒。

阎斐济:宋威降将贼滑,虚张声势,要挟求利。

正说着,李光庭走进来。诸官慌忙站起,纷纷施礼:李相……

李光庭:今日有何急奏。

阎斐济:曹城民变,聚众数万;康延部入关烧杀,士卒及百姓死者数百,河南诸州府水灾,冲毁民房数千,死者百余人……  

李光庭:曹诚奏章速速拿来我看……

李光庭就地坐下,气喘吁吁,细细看过之后,花白的胡须颤抖着:其余都是癣疥之疾,曹诚民变,乃心腹之忧。倘若处置失当,必至国破。

李光庭痛心疾首:六年前,孙秀作乱,起初士卒不过要求按役期归家,中人吝惜轮番川资,强令延期服役,遂激反孙秀所部;其本无叛心,也无远图,占据徐州不过在于州府之位,本可安抚,中人尚诈,逼其反意更坚,费时两年余,耗费钱粮无数,数十州府荒芜,且使康延部内亏损,国本动摇。

阎斐济道:如今军机借由中尉府处置,各州府奏章递到宫中亦无消息,连李相你都见不到官家,我也是干着急呀。

李光庭:你等万不可灰心丧气,我当设法面见皇太后,力促官家升朝议政。

阎斐济道:中人亦有谋国之人,我等何不与之交通消息?

李光庭厉声道:天下士子观我等风骨,若与阉人交通,则天下失望。

诸僚佐遂不敢言。

成仙

禁宫内宫殿巍峨,自皇帝杨篯迷恋得道成仙之后,听信巫医道士之言,在禁宫东南专门营造仙霞宫,一万工匠民夫耗费十年乃成,国库为之空虚,朝臣有谏者或贬或流。三年前,皇帝移居此宫,改元天兆,自此罕见朝臣。

这夜,寝宫内,皇帝穿着常服躺在御床上,由于少见天日,脸色惨白,面目浮肿。髭须颇有些凌乱,额头沁出细细的汗珠。牛美人挨着皇帝立在御床一侧,一把香妃扇替他轻轻地扇风。御床搭着蚊帐,帐外两人躬身侍立,一位是巫医吴南柯,五十余,美髭髯,双手举着锦盒;一位是枢密使太监张承恩,六十余,脸上有几分焦虑。三人皆是皇帝信任之人。

皇帝睁开眼睛,看了看牛美人,又看了看帐外站着的二位。

皇帝:朕睡多久了?

牛美人笑:陛下睡了一个时辰了。

皇帝:朕做了一个梦,梦见紫薇真人,他见朕志坚心诚,告诉朕定能感动天帝,位列仙班。

吴南柯跪倒叩首:天兆已显,陛下登仙不远矣。

皇帝高兴,面上露出一道红潮,伸出惨白的手来:仙丹!

张承恩跪倒叩首:陛下白天已服药,夜里再服,恐伤龙体。

皇帝面带不悦之色:承恩,休跟朝臣一般罗唣,若不念你是潜邸之时的旧人,早将你逐出此宫。朕不日登仙,军国之事自然交给太子,你日后可多直谏太子。此时休来烦朕。

张承恩:老奴见圣体欠安,忧心如焚,望陛下恕罪。

皇帝摆摆手,颇不耐烦:朕没能守好太祖基业。太子仁孝,必可承大统,你与萧远宁多辅佐他吧。唉,还有朕的师傅。皇帝说到这里颇有些动容:师傅每日一人在待漏院等早朝?

张承恩:李相为国,可谓鞠躬尽瘁。

皇帝点头:等太子继位,你等做几件教他老人家高兴的事吧。

张承恩复叩头:陛下,平卢道所辖曹城民变,聚众数万。

皇帝大怒:休得拿这些事情来烦朕。杨玄机、王策时两个狗奴才替朕掌兵,连小小的民变也平不了吗,神武军就交给萧远宁统领好了。

张承恩知道皇帝服药之后,喜怒无常,动辄杀人,因此不敢再言。

皇帝因激动大口喘气,牛美人赶紧扶他起身,背后塞了一个靠枕。

牛美人轻声问:御膳房刚送来的羹汤,陛下趁热喝,发发汗,浑身通透。

皇帝摇摇头,望着吴南柯:丹药!

吴南柯膝行几步,将锦盒交予牛美人。锦盒里装着一个拇指大的红丸。皇帝不愿她碰药,她便把锦盒递到道皇帝眼前,皇帝掌心托着,放在眼前看了半晌,送到嘴里咕咚一口吞下,张承恩再赶紧从将茶水递上,牛美人接过掀开盖子,喂皇帝饮下。

刹那间,皇帝惨白的脸色一片红,闭上眼睛,浑身震颤,嘴巴翕动。牛美人赶紧扶其躺下,一手触及皇帝额头:啊,怎么如此烫。

吴南柯:陛下腹内宇宙运行,自然灼热,此乃得道之人独有,常人皆无。

三人密切注视,皇帝直挺挺躺在床上。良久大喊一声:天帝已召见朕,即刻登仙。言毕,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吴南柯叩头大喊:陛下升仙了。

牛美人望着张承恩,脸色慌乱。

张承恩轻轻走过去,手指探至皇帝鼻下,已无鼻息。

张承恩颜色大变,厉声对两人说:你俩休得喊叫,待我去传太子入宫。

吴南柯还在叩首:陛下升仙!

张承恩一脚把他踢翻:欺君误国的狗奴才,等着九族诛灭吧。

慌慌张张往外走,刚走几步……

殿外一阵橐橐脚步声,呼啦啦闯进来一队禁军。

潜龙

夜深,一弯弦月当空,几声鸮声划过,忽而狂风撼木,呜呜作响。太子杨敦与左右心腹、护国将军萧远宁在府邸大殿内焦急地等待宫中张承恩来信。往日消息早已送达了。一月前,张承恩见皇帝服用丹药便时常昏厥,担心万一有变不及下遗诏,便不敢离开仙霞宫须臾。一次趁着皇帝清醒高兴,张承恩便奏道:太子甚为思念官家,欲进宫又怕扰圣人清净,外间谣言纷纷。老奴愚见,为宽慰太子及昭示朝野,陛下每夜可遣人出宫传旨,昭告圣安。皇帝应允,吩咐:你去办吧。因此张承恩每夜必派心腹义子张思义出宫至太子府传送消息。

护国将军萧远宁乃开国将军萧朝贵之后。萧朝贵是大夏四大国柱之首。功勋卓著,死后配享太庙。

六年前,孙秀兵变,朝廷调集各道兵马征讨,各不隶属,相互推诿,因此久顿无功。彼时坊间传闻皇帝不喜太子仁弱,以为唐王杨亮果锐类己,意以替为太子。丞相李光庭奏请太子赴徐州监军,平乱立功之后,断不能撼动太子根基。中尉王策时与太子有隙,便奏请唐王监军:太子乃国本,不可轻动,且孙贼甚锐,万一太子率军失利,则必动摇军心。毕竟太监们日夜伴随皇帝,深知如何打动皇帝,皇帝遂从王策时之议。李光庭苦争不能得,当庭老泪纵横。唐王杨亮到军之后,日夜与诸道会议,颇见才干,加之康延骑兵已至,攻伐有功。年余,孙秀平,唐王声势日隆,朝野瞩目,朝臣和中贵渐有易太子之议。张承恩冒死奏明皇帝:外间谣言纷纷,传唐王替换太子为国之储君,朝野欲建功名者暗自奔走,若陛下不早下圣裁,则恐生心腹之忧。

皇帝笑道:唐王英武,颇类太祖武皇帝,凯旋还朝之时,朕欲教文武出城郊迎。

张承恩跪下叩头:如此则太子倾矣。唐王年少,岂能深会陛下爱护之意,文武皆趋附之辈,必误以为陛下嘱意唐王,则必倾太子。夺嫡之祸起矣。岂是陛下本意。

皇帝:唐王功大,我欲封之为天策上将,如何?

张承恩:陛下三思,陛下爱护唐王,正当抑制其功,使朝野皆知与太子有别。

皇帝面带疑云:你何憾于唐王?

张承恩顿首泣:陛下,唐王幼时常由老奴陪伴,如何不爱?前朝之鉴不远,若不是陈氏手足相残,太祖何由化家为国。

皇帝张承恩恳切,脸色缓下来:承恩,朕素知你忠心为国,太子乃我寒微时与皇后所生,且性仁孝,正是守成之主,岂有易理?朝臣贵重者莫若李光庭、萧远宁。然李光庭乃朕师,不可再傅太子。朕欲封萧远宁为护国将军,辅佐太子,则谣言自息。

张承恩顿首:陛下圣明。

萧远宁受封觐见皇帝之时又劝皇帝不必叫唐王率军还朝,直到封地扬州便可。皇帝无奈,只得割爱,下诏唐王返回封地。

自此太子睡了几年安稳觉。

却说太子一行等到子时,张思义还未出现,萧远宁便按捺不住,他年四十余,风度俨然,气宇轩昂,站起来冲太子施礼:宫内必有变,左右中尉杨玄机、王策时素不欲殿下临国,从中梗阻非止一日,若无承恩在内苦心周旋,只怕殿下早就遭毒手。然承恩独木难支,心腹之人不多,况宫中多中尉耳目,宫门守将虽不受中尉节制,然多与之交通,此辈进出禁宫无碍。我虽为护国将军,却无权调动一兵一卒。然我已暗中联络各方义士,约定殿下府中最高处点火为号,义士皆立集,可得百余人,禁门守将亦有义士。殿下可率众突入禁中,格杀杨玄机、王策时辈,大事可定。殿下临国之后,一纸诏书,阉党余众或杀或贬或流可立定。

太子颇为踌躇:圣上自饵药以来,喜怒不恒,晨昏颠倒,此时便在昏睡也未可知,倘我等贸然突入宫中,惊了圣驾,百死莫赎。

萧远宁慨然道:若此,萧远宁愿一人承担,只说挟持殿下入宫。

太子看了他一眼:唐王幼时与张承恩亲近,若承恩有变,岂不正堕其计?

萧远宁:承恩若有此心,六年前何以冒死直谏,叫唐王之国?

太子:萧将军,此一时彼一时也,唐王奏请入京请安,陛下何以恩准。说着太子激动起:此贼觊觎大宝由来已久,进京之后,府门如辏,群臣皆往拜之,阉奴亦与之交通。我若即位,必尽除之,方解我心头之恨。

萧远宁听罢,不觉心里一沉,辅佐太子以来,素知其人外宽内忌,多疑少决。当下便叉手道:此事从长计议,当务之急是入宫掌控局势。殿下,自古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太子似乎才又想起,坐不住了,背着手来回踱步。忽然面向萧远宁:将军联络多人,甚易泄密,或有向中尉告密也未可知。入宫当慎重。

萧远宁其实另有计较不敢说出口,他清楚太子当然意会。即便官家安然无恙,太子率众突入之后,官家也只能逊位,做太上皇了,果真如此,又何尝不是国家之福呢。太上皇可以专心求仙问道,国事至少不会悬而不决。至少阉党不至于气焰熏天吧。

萧远宁察觉太子心里还在盘算另一件事情,便是突入禁宫之后,如何处置他和那些义士,他们可不是太子惯用之人。当下心头忽有一阵悲凉之感。皇帝醉心成仙,不再流连后宫。子嗣不旺,太子是皇帝追随太祖打天下时所生。唐王、鲁王、钧王皆是登基之后所出。唐王杨亮乃苏贵妃所出,外家强盛,苏贵妃父乃开国四大国柱镇远侯苏焕清,兄弟皆位列要职。鲁王杨炼母宫中美人,外无凭借,性顽劣,不乐读书,自小弹唱杂耍,一看就会,又好对搏,常与府中小太监演练,虽鼻青脸肿,乐此不疲。 

而钧王杨理年幼,有暗疾,年十二未尝开口,其母乃宫中做粗活的婢女,那日,皇帝醉酒,起意幸临,故,虽为王子,朝野颇不以为王,至于府中寒酸,衣食时或有短缺,亦稀得面圣。

因此朝野皆瞩意唐王,某时,萧远宁也会忽而念及此,内心未尝不微起摇动。杨夏得国不正,太祖暗联疏勒国,致使中原涂炭。天下士人莫不忧愤。倒夏之文层出不穷,虽屡兴大狱诛杀,不能绝止。太祖为笼络士人之心,特开科举,应者寥寥。四十余年竟无一个可以流利诵读四书的进士。身为开国勋旧之后,萧远宁亦觉得无颜面对天下之人。倘若夏国有一二英主横空而出,励精图治,强国富民,以致盛世,那么将来青史上留下的亦有辉煌功绩,而非万世骂名。太子,显然不能承荷此任。唐王呢,颇有英武之风。萧远宁不敢往下去想……朝纲不振,君臣之义未彰,他每每在慷慨庭陈,岂可改弦易辙。然受命以来,辅佐太子,鞠躬尽瘁,唯有死而后已。

大殿内寂然无声,只有屋檐下铁马被风吹得叮当乱响。太子冲左右喊:速去把报国寺的智正老和尚请来。我要让他占一卦,是凶是吉。

萧远宁上前一步,正要开口。

太子勃然变色:萧将军休要多言,事关孤之生死,岂可不慎?

正忙乱间,在府门等候的贴身太监引着张思义匆匆进来。张思义正欲施礼。太子摆摆手:免,如何这般迟来?

张思义面色与一般无二,道:官家夜来颇感不适,义父一直伺候左右,等官家安歇了,才打发奴才出宫。一边说,一边从袖里把一块锦帛呈上去,锦帛上书一个安字。太子面色松弛下来,长出一口气,把锦帛还回张思义:回去禀明张承恩,叫他回奏就说孤闻听父皇龙体欠安,日夜惦念,茶饭不思,叩请官家恩准入宫省视。

张思义回道:奴才这就回宫禀明义父。

太子挥挥手,转向萧远宁:萧将军,若从你之议,孤此刻怕已成乱臣贼子了。

萧远宁目光灼灼望着张思义:锦书拿来我看。

张思义踌躇,望着太子,太子冷笑道:这不是你跟张承恩的约定吗?难不成你自己倒起疑心了。好,往日都教你先看,孤验过你倒不信,张思义,就叫他再验。

张思义不敢托辞,便把锦书交给萧远宁。

萧远宁接在手里,展开一看,颜色更变,厉声喝道:此安并不是张承恩亲书,宫中必有巨变。张思义,还不重实招来。

张思义脸色一变,随即镇定下来,一口咬定:字是我义父亲书,我目不识丁,如何能书。

萧远宁冷笑道:正是因你不识字,我与你义父约定,但写安字,女子下面多一点。

张思义语塞,目光闪烁。

太子和左右原在一旁冷笑,这时突然意识到事有蹊跷。

萧远宁叱道:卖主求荣的奴才,你义父现在何处,是不是已遭毒手!

张思义见遮掩不过,扑通跪倒泣道:左右中尉王策时、杨玄机率禁军将仙霞宫占据,我义父教他们杀死。强贼逼着奴才来给太子送书,奴才不敢不来。

萧远宁问:官家现在如何?

张思义道:我没能进入仙霞宫,不知内情。

萧远宁望着太子:官家必然驾崩了,不然阉竖怎敢率兵闯入。殿下,今日唯有放手一搏了。

太子面色死灰:中尉早有准备,此时入宫,无异飞蛾投火。

萧远宁扼腕:殿下,新皇登基,前太子岂有活理?

太子已经慌乱:孤去求唐王,给孤偏远州府做一富家翁足矣。

萧远宁泣道:中尉贪恋权势,岂能拥戴唐王,必是鲁王也。殿下,宜速点火为号,我率众义士为前驱,以大义晓喻禁军将士,或能临阵倒戈,即便败亡,亦无愧祖宗。

太子双手掩面,哀叹:大事去矣,孤是天下第一苦命之人。

左右之人见此,纷纷离开。

萧远宁见此,仰天长叹,走出大殿。

宫变

却说张承恩离开御床,正欲离开官家的寝殿之时,左中尉王策时由假子王建功率领一队禁军护卫着,右中尉杨玄机由杨复恭、杨复仁两个假子率领一对禁军护卫着,从宫门两侧鱼贯而入。承恩心里一沉,知道大事不妙,宫内王、杨的耳目众多,显然精心筹划已久,不然何以来得如此迅疾,事已至此,唯有尽忠而已。于是他高声喝道:你等好大胆子,竟敢明火执仗闯入寝宫,不怕诛灭九族吗。

王策时阴森森地盯着冷笑:张老狗,如此着急去迎新主入宫,然后把我等一党一网打尽。你便是开国勋老吗,朝中文臣便会拿你当人吗?你仍旧是一条摇尾乞讨的老狗。你还能做枢密使吗?我等一派失势了,你什么也不是,只是一条丧家的老狗。

杨玄机则朝他拱了拱手:张哥,都是前朝宫里留下来的人,千百人能活下来的不过数十,活下来能爬到如此高位寥寥无几。官家不信武将,建中尉府,教咱兄弟掌兵,不信文臣,设枢密使,教你老哥传旨。我知道朝野都怨恨,倘若失去权势,我等便会死无葬身之地。

张承恩怒道:官家给你们权势富贵,你们自当衔草报效,一味玩弄权柄,倾覆国家。天下之人皆怨怒我等,便是死后也将遗臭万年。

王策时仰天大笑:咱无根之人管甚身后之名?我只管一辈子作威作福,逍遥快活。

杨玄机道:张哥,今日形势有进无退。念在往日的情分上,待大事安定之后,放你出宫去,找处偏僻之所安享余生。

王策时哼了声:若不是杨老哥反复求情,早就一刀将你了结。

张承恩大怒:恨不能为官家除掉你这两个奸贼。说罢朝王策时猛冲过去。王策时身边假子王建功抽刀从他胸口扎进去,刀尖从背后穿出来,抬腿蹬开死尸。

杨玄机猛地一跺脚,长叹一声:张哥……

王策时:他自找的。

牛美人和吴南柯听见动静,跑到大殿看时。牛美人登时便瘫了半截,半步挪不动。吴南柯只是呵呵傻笑,不停地叫唤:陛下升仙了,陛下升仙了……

王策时冲王建功一使眼色,王建功大步迈过去,一刀捅死牛美人。提刀欲杀吴南柯。

杨玄机喝道:留他有用!

王策时冷笑:杨兄留着他配丹药?

杨玄机淡淡一笑:我等身上毛病甚多,听闻他医术高明,留着看看病也好。

王策时:怕啥,京里的名医但去传唤谁个敢不来。

杨玄机:若医生在药方里略施手段,何由得知?

王策时:好了,老兄愿留着就留着吧,咱在这里费去许多工夫,大事尚未办妥。去把鲁王迎入宫来。萧远宁也不是等闲之辈,要是率人攻进来了,这点人马如何抵挡。

杨玄机笑道:太子优柔寡断,便十个萧远宁也无所作为。老弟,有劳你率人去迎驾,我等在宫中戒严。

王策时:那就辛苦一趟吧,朝王建功等众一挥手,率领人马离开寝殿。

陛下升仙了,陛下升仙了。吴南柯在殿内大声喊叫。

杨玄机对他喊道:不必再喊了。

吴南柯双目顿时恢复光芒,朝杨玄机扑通跪下叩头:谢杨中尉活命之恩,小人愿效犬马之劳。

杨玄机:一旁候着吧

吴南柯随即站列队伍后。

假子杨复仁面有不平之色,望着王策时一行人出了殿:父亲,如何总教他出风头,人都传言中尉只有他一个王中尉。

杨玄机淡淡道:何必虚名而受实累呢。指了指血泊里的张承恩:天明之后,把他抬出宫去厚葬。指了指牛美人:顺便也把她葬了罢。

假子杨复恭道:他如此咒骂父亲,反待他如此。

杨玄机:你们有所不知,咱有今日也是拜张哥所赐。夏齐易代之际,太祖入宫哪里去找这许多太监。便起用前朝太监。然太祖乃雄猜之主,稍有不如意便杀人。有时一夜竟杀数十人。那些入宫不久的便有机会随王伴驾,亦是生死难测。我和其他几个跟张哥一起当差。张哥比我们稍长几岁,老城稳重,言行谨慎,渐得太祖信任,我几个或有小过,都幸得他在太祖面前一一化解。他时常伴君左右,若是害宠进谗,王策时和我两个岂能安泰。张哥要做忠臣烈士,他何曾想过官家不过把他看作一个老奴。君王若勤政有为,我辈岂能弄权?便是弄权,如何能倾覆国家,那些拿着朝廷俸禄的文臣武将,哪个不贪墨,哪个不蝇营狗苟,比我辈又能强到哪里去。不过因我辈是刑余之人,天下人一直视作帝王家奴,虽畏于形势,心实鄙薄。故而权柄在手势必牢牢掌控之,一旦易主,我等死无葬身之地。

两人点头称是。

杨玄机吩咐身边一个心腹:把张思义带来吧,太子虽无所为,万一萧远宁铤而走险,必然一场搏杀。教他稳住他们,过了今夜,名分已定,一纸诏书,他们只能束手就擒。

心腹带了两个禁军匆匆而出。

杨玄机看向御床方向:皇帝不朝三年,国家残破,他才是祸乱根源。

宫变2

鲁王府上下对这桩天大的富贵既无所期待,亦无所准备。

实际上,整日应付这个憨惫顽劣、精力旺盛十五岁的少年主子足以让他们筋疲力尽了。这位王子兴致所至,射箭、胡博、倒掷、走马弯弓,无所不为,一学就会,时或玩闹到深夜也不睡觉。随身奴婢皆苦不堪言。鲁王最厌恶读书,他六岁时,宗正延请翰林院饱学之士为师,教授四书五经,半日不能诵读一句,趁老师如厕之际,在茶杯里拉尿。师傅气得花白胡子乱颤,拂袖而去。再来老师,不过三五日必被气走。宗正也无奈,也只得由他去了。等他一天大似一天,他母亲赵婕妤又请求宗正给他请老师,说至少也得让他明了觐见之礼仪。宗正一想也是,万一官家哪天召见几位皇子,倘若应对荒谬,他宗正也不好交待。于是叫礼部郎官到他府内教授他进退礼仪。鲁王如何受得繁文缛节,早按捺不定,托言更衣,躲到内宅多时不出,任凭下人怎么央求,他只是不出。礼官巴不得如此,正好打道回府。

宗正于是差另一个僚佐来,这次鲁王似乎颇有耐心,跟着他演习趋退之礼,礼官示范叩拜之时,忽而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手边挪动,慌忙直起身体,一条手臂粗的长蛇身下钻出,蜿蜒游出,礼官下得如遭炮烙,连跳带喊,帽子早丢在一边,惊恐万状。鲁王大为畅快,仰天大笑。他跑过去一把把蛇叼在手里:老师不是说泰山压顶而面不改色么,不过区区一条长虫,老师何以惧怕如此模样。礼官见他举着蛇过来,早魂飞魄散,落荒而逃,一只鞋子还留在堂内。鲁王大笑不已。府内老少大多皆被他捉弄过,不知下回他还会整出什么花样。

王策时率领禁军到时,鲁王正在院内杆缘,碗口粗七八丈的杆子埋在地里,鲁王穿着贴身皂色小衣,快似猿猴瞬时爬到墙顶,又可以脚往上倒着爬。守在下面的七八个小太监对此见惯不怪,乐得在一旁聊天,忽见门吏惊惶失措引着一哨禁军进门,登时慌得目瞪口呆。鲁王双脚倒绞住,把身体稳在杆顶,从下面挤眉弄眼:你等是来陪本王玩耍?

门吏往上喊:祖宗,快下来吧,王中尉找你有事相商。

鲁王对王中尉的权势似乎一无所知,笑道:找本王何事?

王策时朝假子王建功轻声笑道:日后在宫里也给他立个杆子,我等倒省得去叫杂耍戏子了。

这时府内上下皆过来了,不知是福是祸,有人远远地避开着。

鲁王冲王策时:老太监,快说,找本王何事。

王建功轻声道:待我去把他拿下。

王策时摇头:休得鲁莽,他可是将要登基的。便抬头笑道:老奴是来宣旨的,官家宣你觐见。

鲁王大为惊慌,脚一松,往下出溜丈余才稳住:不好,我还没学会觐见之礼呢,不去不去。

王策时耐着性子:老奴自会教你觐见之礼,殿下且下来说话。

鲁王只是赖着不肯下来。王建功:待我踢上一脚自然震他下来。

正忙乱间,一人气喘吁吁跑来,见王策时,跪下施礼:爷爷好,田元照给您施礼。元照也曾在中尉府当差,三年前来鲁王府当差。王策时看着三十岁左右的太监,模样颇为周正,不过也想不起谁来,当即微微颔首。

田元照转身来到杆前,朝上喊:殿下,元照来了,禁军多力士可以对搏,你若不下来,他们便不与游戏。

鲁王转忧为喜,便双腿松开唰地滑下,离杆底两尺之时,一撑双手趁势翻身落在地上,利索潇洒。王建功和麾下士卒也不禁喝彩。鲁王见博得满堂彩,甚为得意,走到田元照跟前埋怨:你这两天哪里去了,也不陪我玩耍。

原来田元照生性狡黠,自来府中,一切都顺着鲁王的性情来,给他出很多新奇怪异主意,鲁王一刻也离他不得。府内上下都恨不得把他撵出去,合力排挤,他在府内也不甚得志。这两天府内大管家责罚他去厨下干杂务。鲁王问时,只说差他去报国寺替王妃祈福去了。一片慌乱中,他跑出来,毕竟在中尉府混过,一眼看出门道,便冒险挺身而出。

田元照:殿下,赶紧随王中尉入宫吧,一切有我呢。

鲁王点头:我且更衣再去。

王策时道:不必更衣,宫中自有礼服。于是率领禁军夹着鲁王、田元照飞速进宫。

星月无光,道路两边垂柳暗如伏兵,屋檐下猛地响起一声鸮声,令人毛骨悚然,一处十字路口,往左取近道需过唐王府。王建功等候王策时发落。王策时把牙一咬,左。

唐王府内灯火辉煌,朝如白昼,门口车马排如长龙,车夫苦役无所事事等候主人。当下王策时率领着禁军大摇大摆从唐王府门前路过,外面这些下人都大为吃惊。快出街口之时,一队人马迎面而来,二三十个精装武士。在拐弯处听见对方动静,都把刀弓摘下来。

王建功大喝:何人聚众带刀上街?

对面为首一骑:你又是何人?

王建功:禁军巡街。

对面冷笑道:巡街且轮不着禁军,到底是何人?

王建功大怒:中尉府军将你也敢挡,格杀勿论。

对方怒道:我等乃唐王府卫士,你来此地欲何为,怕你不成?兄弟们,且教他们知晓厉害。

登时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鲁王颇为兴奋,面色通红,握着拳头喊:打呀!打呀!

王策时高声喝道:我乃左中尉王策时,奉旨办差,你等胆敢妄动,管教唐王也吃罪不起。让开!

对面见他如此气势,靠墙让出一条路来。

王策时一挥手率众匆匆离开。

这里有人道:速回禀明唐王。

宫变3

王策时率领禁军把鲁王迎入宣政殿时,杨玄机一行早已把大殿清理完毕。四对高大的红烛将殿内照如白昼。见王策时气喘吁吁,拱了拱手:王兄,还顺利否。

王策时面有忧色:抄近道过唐王府,撞着他的护卫。若是他扑过来厮杀该当如何?

杨玄机笑道:王兄不必担忧,咱早就调集右军精锐军马埋伏在禁宫周围,唐王若来便是飞蛾投火。

王策时笑道:杨兄神机莫测,我是服了。突然想起一事:杨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恐怕连你也没想到,朝臣不来待漏院待朝多年,我等不过自个演习给自个看。

杨玄机:杨兄莫慌,我早已打发枢密院的孩子们去宣了。

王策时笑道:我兄高明,望尘莫及。

王面上带笑,心里却十分忌恨,心忖杨玄机诡计多端,鲁王是必得捏在手里。

田元照很知趣,远远躲在一边,待杨玄机朝他和鲁王看过来,他便朝杨玄机跪下叩头:小的田元照拜见杨爷爷。杨玄机笑容可掬,虚抬双手:呵,是元照,你越发出息了,日后好好伺候主子,别教朝臣笑话。

田元照慌忙应道:小的省的。

鲁王早憋不住,吵吵嚷嚷:没趣没趣,我要力士互搏。

杨玄机走过来:殿下,过不了一个时辰,你就要登上大宝了,以后爱怎么游戏便怎么游戏。你看这里也比你府里阔多了,咱都陪着你玩耍。

鲁王高兴了:无须老儿,你说当真……

杨玄机笑道:当真,我便与殿下打一个赌,殿下当着群臣,坐在御座上不乱动便是赢,便可以在宫内随便嬉戏,若不能便是输,需每日天不亮于御座等各臣上朝。

鲁王大笑:我赌我赌。

王策时尖尖笑了几声:新皇登基的礼服怕是来不及准备。

杨玄机:就着先帝的吧,来呀,快去衣帽司的人找来。

卯时,天光已亮,大殿外悄无声息。鲁王已换好宽大的礼服,看去如戏中小丑,甚为滑稽,他走向殿时踩着龙袍,跌好几跤,殿中禁军士卒忍俊不住,纷纷把脸扭过去吃吃偷笑。田元照看了看王策时,又看了看杨玄机,并未擅自行动。

杨玄机道:元照,还不搀扶官家至御座,你就伴在官家身边吧。田元照赶紧跑去搀。坐定之后,杨玄机看了看殿外,对王策时道:已可宣群臣进殿。说罢一挥衣袖,带着麾下退出。

群臣列成斜队,鱼贯入殿。因久未上朝,殿上列班已显混乱,礼官未曾唱礼,朝臣们纷纷低首寻觅席位。不知谁先跪下山呼万岁,众人也都跟着下跪,俯仰起伏如浪,御座上的杨炼扑哧一口,只差未笑出声,想起赌约,慌忙用手掩住嘴巴。

群臣往上一看是,登时傻眼,御座上坐着穿大号龙袍的少年。这时王策时高声喝道:大行皇帝驾崩,遗诏鲁王即位。

群臣纷纷愣住,面面相觑。

这时殿外禁军士卒鱼贯而入,列于地殿门两侧,杀气腾腾。

王策时怒道:你等胆敢抗旨吗?

殿外一个声音厉声:老奴才,胆敢挟持朝臣,假传圣旨。别人怕你,老夫却不怕你。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臣颤巍巍迈步进来,朝王策时怒目而视,众朝臣见了,立觉有了主意。原来是两朝重臣李光庭,杨玄机怕他发难,特意不宣。这几日他正巧身体不适,夜间辗转难眠,不如平日起早,但照旧到待漏院来,听得内殿乱纷纷的,太监来往奔忙,叫住一问,才知宣政殿上朝。

王策时见是他来,头皮发麻,不免怵他三分。但他知道气势若输,这戏就要演砸了。于是高声道:李相来得正好,先皇驾崩,遗诏鲁王即位,你身为宰辅,当为臣工表率,辅助新君成礼。

 李光庭大怒,须发皆怒:阉奴,先皇驾崩,国有太子,乃太子即位,为何你等拥戴鲁王进宫,篡改诏书。且宣诏乃枢密院之职,张承恩何在?你中尉因何带武士擅入禁宫,不是谋反又是什么?

几句话问得王策时哑口无言。当即恼羞成怒:老贼,先皇素来不信你等,军政都交于我辈处置,今遗诏立鲁王继位,乃先皇遗诏,我等不过遵旨而行,缘何得知,你若想知,何不追随先帝于地下问之。

李光庭指着王策时骂:阉竖,你以为这样可以胁迫文武就范吗,可以塞天下悠悠之口吗,今日之事,我李光庭有死而已。

王策时冷笑道,你不遵旨,便是谋反,也可以诛你九族。武士,给我推出去!

李光庭把眼一瞪:我看谁敢。凛然不可犯。

王建功及麾下士卒都不敢动。

李光庭冷笑:今日你不把诏书拿出来,我便饶不得你这老狗。

这时,杨玄机从殿外走进来,从袖内拿出圣旨,展开至李光庭面前:李相可要瞧仔细了——遗诏:鲁王聪明坚毅,必能成大统,今传位于鲁王杨炼,钦此。李光庭仔细一看,字迹虽歪斜,然确为皇帝亲笔,且玉玺盖印无误。朝廷制度皆是相互制约,非皇帝御笔,主管玉玺的太监是不能盖印的。

李光庭看罢多时,确实无误:老臣要见皇上。

杨玄机吩咐士卒:丞相累了,扶他出宫歇息,两名士卒左右夹持,将李光庭带出。

李光庭大喊:皇上,老臣不信,老臣死不瞑目,老臣即去太庙,去哭太祖,问问他何以子孙如此昏庸无能……声嘶力竭。

杨玄机冷冷环视群臣,众臣看清楚了,先帝遗诏在此,鲁王即位,还有谁不服?

另一个宰相崔弼,率先跪下叩头: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臣见状,一齐跪下叩首山呼万岁。

诛杀

一夜之间,太子府门口门可罗雀。府内众多奴仆闻风作鸟兽散,巳时许,阳光高照,花坛草木很有几分委顿,树枝上的知了合唱铺天盖地:来了,来了。新晋中贵田元照率领一队禁军气势汹汹。田元照很清楚王策时把这份差事交给自己的目的。事了之后,只怕天下人都会恨他入骨,一旦倒霉失势,绝无好下场,剥皮楦草、万刮凌迟、百身莫赎,因而中尉府稍权势之人谁都不愿意接手。而我田元照又能不接么?往时在中尉府当差,何曾得进中尉府的大殿内,位列一群最有权势的太监之中随意决定他人的生死富贵贫贱,既是险中搏权势富贵,势必有进无退,豁出去做而已,况且若文武得势,太监失势,文武也一定不会放过他们。人生苦短,何必学张承恩,放着作威作福的日子不过,非得想做夏国的忠臣孝子,他这一辈的太监皆未曾有此想法,入宫最大的期望便是能跻身中尉府列班太监,外放一任监军,捞足吃饱,或在京或告老还乡,买一处大宅,养众多姬妾,一两位假子,享乐余年罢了。不想一夜之间,富贵从天而降,他田元照日后定得教天下之人畏他如虎。到台阶下,他抬头看了看高大福门,两扇朱红厚重的大门虚掩。门口蹲着的两只麒麟兽耷拉着脑袋。田元照冷冷一笑,转向身边校尉高渐鸿:昔日这府里的奴才最瞧不起咱了,想不到也有今日,哈哈哈哈。

高渐鸿一路百般巴结:枢密使长,枢密使短。枢密使和中尉位列同品,叫得田元照心里甚是舒坦。

这军汉,三十来岁,相貌粗犷,见田元照问,慌忙躬身:那些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今日叫俺好好揉搓,替枢密使出气。

当下两人迈上台阶进府门。高渐鸿亲自推开两扇大门,绕过照壁,进入院内。里面早飞跑出来七八个人来,为首一个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好了,枢密使来了,昨夜太子一家欲出府逃跑,却被我们哄入内殿,一把锁将其锁住。如今交由枢密使处置。

田元照似笑非笑:你等倒是识时务,是府内什么人。

这人哈腰道:在下太子妃之舅,掌管府内杂役,指了指身边人,这些乃是手下的力夫。太子犯下弥天大罪,若逃出城去,再去追捕费许多力气。

田元照冷笑,且引我们前去,我回宫奏明官家,封你不义侯。

此人略无尴尬:请中使成全。一挥手,颠颠在前引路。田元照扭头看高渐鸿:朝野都说咱无根之人见利忘义,谁想此等有根之人才是全无心肝哩。

高渐鸿脸上微微一热,道,也好,倒是省得咱们追捕。

来到内庭靠北的一间偏殿,此人朝门内一指,扭头朝田元照道:就在里面,一直在里咒骂,此刻兴许闹累了。

田元照吩咐:开了吧,叫他出来接旨。

此人从袖内掏出钥匙,打开大锁,两扇大门推开。太子跌跌撞撞从里面跑出来,大喊道:太监来了,带我去见阿炼,带我去见阿炼,我不跟他抢大宝,只给我一远地安置一门老幼就可以了。

其十七八岁长子,抢出来扶住太子:父王,何必心存侥幸,自古岂有长命前太子。

两个妃子和七八个子女陆续出来,各个惊惶失措。

田元照冷冷掏出诏书:杨敦接旨,杨敦悖逆荒淫,谤议君父,勾结萧远宁意图谋反,销籍赐死。钦此。

太子慌乱摆手:我无罪!我无罪!未说罢眼珠突然一亮:我是被萧远宁挟持的,他说暗中联络了几百义士,还有禁宫守将,欲举火为号攻击禁宫。

田元照一听,心下大喜,这可是意外之得,挖出来了,奇功一件,便说:可有名录,速速说来,待我禀明官家或能对你网开一面。

太子道:萧远宁昨夜才对我提起,内情我却不知。

田元照冷笑道:那咱就从萧远宁嘴里撬出来,杨敦你还是接旨吧。

太子:我无罪,我要面见官家!

太子长子拉着父亲: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请父王刚强。

田元照:酒或白练,你可自选。

太子瘫倒于地:我无罪……我无罪……

太子长子叹道:我闻我家大位得来不正,报应不爽,子孙宜得此下场。

田元照吩咐两个禁军持白练绞于太子脖项,一点点收紧,太子脸色呈猪肝状。

其长子冲田元照大喝:拿酒来!

田元照道:无工夫等候。冲高渐鸿一努嘴,高渐鸿抽刀,士卒们亦纷纷抽刀跃出,刀光闪闪,血溅三尺。

田元照见处死了太子一家,转向告密者:来呀,把这些卖主求荣的猪狗吊死在府门口,尸体挂在大门口示众。

萧府

萧远宁约子时回府,路上把四个亲随护卫都打发走了,教他们各自逃命,单人独骑,心里泛起一阵阵悲怆之感。到府门,门子见了,甚是吃惊,拉过马缰绳来,也不敢多问。进府来,心腹管家打灯出迎。见家主一人独回,吃了一惊。还未开口,萧远宁面色凝重地看着他:寿叔,大祸临头了,你即刻把府内奴婢杂役打发走,候在城门口,城门一开一刻不停出城逃命,离京城越远越好,却莫投奔熟人,一字不提萧府。府内金银细软皆分发给下去。万勿迟疑。老管家大吃一惊:郎君,我等早是萧家之人,如何能离开独自活命。

萧远宁:你们只是萧家下人,只要逃离,阉党料想不至穷追。

老管家泣:待我把三小姐和四少爷带走。

萧远宁摇头:带着他们,你等休想逃走。速速逃命,将来可为我萧家收尸。说着大步往里,直奔内宅。

内宅忽而响起低沉的琴声,推门进去,屋内烛光轻摇,夫人离琴站起来,从他的目光中读出什么。

夫人:夫君因何面带悲愤?

萧远宁走过去握住夫人的手:此生恨不能与夫人隐遁江湖,琴书做伴,逍遥一生。爱夫人把头枕在丈夫的肩膀上:妾身生死不悔,愿世世代代永做夫妻。

萧远宁叹了口气:可怜我儿女皆年幼。

夫人抬起头来:母亲大人尚在佛堂念经。

萧远宁轻轻地放开夫人:我去拜见母亲。

佛堂静洁,萧母于蒲团上打坐,左手轻轻捻动念珠,听见脚步声,微微睁开眼睛。萧远宁轻轻走到老母身边跪下:母亲大人。

萧母睁开眼睛,看着儿子:我儿面带忧愤,岂非太子失利?

萧远宁悲恸:儿不孝,连累母亲。

萧母淡淡一笑:我早已心如枯槁,看淡生死了。萧家既受权门之福,亦受权门之祸,昔你父在日,我常忧心此时,你为朝中重臣,我亦忧心此时。长斋向佛,祈你平安,想是萧家罪孽深重,难逃此劫。

萧远宁以为自己母亲过于悲愤,叩首道:是不孝儿无能,累及父亲在天之灵。

萧母摇头摇道:你父为勋旧,何以常称病不朝,断绝宾客,长日枯坐。

萧远宁道:太祖雄猜,以谋反诛灭赵、魏二国柱,父亲自晦以避祸。

萧母:此其一也。你父封侯之后常怀惭愧,夜来悔恨至于涕泣。你兄妹皆不知也。

萧远宁:儿闻父亲大人勇冠三军,征战常奋不顾身,功成身退,何至于如此。

萧母叹道:当年前朝陈氏手足相残,至天下纷乱,数雄并起。彼时太祖乃是前朝幽州兵马使,你父为其麾下骑将。太祖时怀篡朝野心,不过势力最为弱小。太祖于是与疏勒国主约,请兵南下,只要土地城池,子女锦帛皆归疏勒。然疏勒国惧怕并州兵马使雷将军一族。不敢轻易南下。雷家世代为将镇守边关,威震北国诸部落,北虏皆敬畏之。太祖于是设计,佯装追击疏勒被围,遣其突围向雷将军求救。雷家军马日夜兼程赶至,被两家合围袭击,死伤惨烈。

疏勒南下,杀人如麻,生灵涂炭。常当着幽州将士屠杀百姓。将士皆悲愤。你父回帐时或不食,时或啮臂出血。

杨氏虽得天下,然始终难得人心,各地谋乱连年不断,太祖因此多疑好杀。

太祖勾结疏勒南下,世人皆知。暗结疏勒伏击雷家军,这一节不为人所知,萧远宁也是头一次闻听。他曾听得禁军宿将提及康延部视中原将士若蝼蚁,扼腕叹息:向使雷家军在,北虏安敢张狂如此。他那时还以为雷家子弟凋零,不能承祖父基业。

萧母望着他又道:儿呀,你哪里知道,太祖与雷将军约为兄弟,你父自出雷将军麾下,因此雷将军不疑。你父晚年常怀悔惭,夜来宿难成寐。但对你等又无法明说,怕你等口风不紧,传扬出去,祸及家族。

萧远宁登时明白了,父亲半生戎马,功成之后,何以对军国之事充耳不闻。萧远宁道:我家愧对天下苍生,愧对雷氏一门,今家族覆灭,也无所哀怨。

萧母抬手轻抚着儿子的面颊:儿呀,一失足成千古恨,为娘本牧家之女,一门具被北虏杀害,被雷老将军收作义女,视如己出。雷家兄弟皆宠我如珍宝,后续与你父到幽州。每念及义父一门,未尝不泪如雨下,我与你父之罪百身莫赎。

说着,萧母已经老泪纵横。

萧远宁大为震惊,在自己心中高山巍巍的父母居然做出如此不义的事情。萧母叹气道:听闻雷家尚有后人,可惜我萧家无以赎罪。

萧远宁泣道:父亲既知要设计伏击雷家,何故却将他引入。

萧母摇摇头:你父曾说被杨氏诓骗,内情却不肯细说。杨氏无道,国祚岂长久。我不能没官受辱,早已备下药来。只是羞于地下再见义父一面。儿呀,你心绪宁静否。

萧远宁叩头:儿无怨。

萧母:你来服侍为娘吃药。

萧远宁站起来走到几案上把茶盏端过来。萧母从怀里取出锦囊内的小瓷瓶,拧开盖,倒出两粒药丸放于手心。

萧远宁走过去跪下来,手端着茶盏,双手微微颤抖。

萧母道:你父给你取名远宁,既不能远又不得宁,我府当于地下归于远宁。说毕就茶盏喝了一口茶,把药丸送到嘴里,咕噜吞下。

此时,萧夫人带着三男一女轻轻走来,在萧远宁身后跪下。

萧母笑道:你们都听见了。

萧夫人点头:妾身亦不能受辱,随母亲去吧

萧母望着后面的孙女:攸儿还小,你当给她一条活路。

萧母说着,身体颤抖,显然是毒性发作,但她强忍痛苦,不做出狰狞的表情,顷刻,嘴角沁出一丝鲜血,脸上露出微笑,闭上眼睛,轻轻念叨:父亲,母亲,兄长,我来了……说罢身体一歪,萧远宁一把将其抱在怀里。

田元照从太子府出来,担心萧家抵抗,自己兵力不足,又到中尉府请求增兵,于是由高渐鸿率领二百禁军直奔萧府。天已近正午,阳光酷热难当,田元照和禁军跑得饥渴难耐,到府门口,中门洞开,里面飘飘摇摇传来音乐之声。院内并无其他动静。田元照用袖子擦擦脸上的汗珠,咽了一口吐沫,朝高渐鸿说:高将军,带着你的人进去拿人吧。

高渐鸿擦着脸上的汗珠:枢密使,小心为妙,萧远宁可非同小可,倘若院内有伏兵,我等轻入,必然吃亏。

田元照听罢,慌忙往后退了几步,定了定心神,音乐声极为清越,从容。田元照颇通音乐,分明是琴、琵琶、笛子的合奏,不哀不怨,气度高远。不觉驻足谛听,一曲终了,音乐停歇。余音不绝如缕。

田元照纳闷:若无埋伏,因何如此从容。和高渐鸿两个面面相觑,禁军被热得难受,纷纷解盔卸甲,躲阴凉处凉快。

田元照拿不定主意,只见萧远宁从中门走出来淡淡一笑:田中使和禁军将士既奉命而来,如何不进?

高渐鸿向上叉手:末将参见将军。

萧远淡淡一笑:不必多疑,我若有心暗算你两个,伏下弓弩手,只怕早教你们横尸满地了。外间酷热,何不随我来。说罢,从容转身往里去。

田元照见了这气势,在肚里垒起的气焰顿时瓦解,他觉得自己不是来奉旨抄家的,倒像来听凭差遣的。和高渐鸿对视了一眼,高渐鸿点点头。两人心里打着鼓跟在后面,士卒们随后涌入,到院内,顿感凉爽多了。偌大的府邸空空荡荡,见不到一个奴婢。更别说伏兵了。田元照不觉胆气上来,嘴角慢慢撇着。到内庭,萧夫人、三子、一女坐于里面,手边各有乐器,萧夫人面前一古琴,攸儿怀抱琵琶,三子手里各有横笛。

田元照笑道:闻说萧将军伉俪精通音律,京城一品,果然不虚。

萧远宁冲田元照一笑:田中使,有诏书宣诏,口谕则口谕。

田元照咋脸一沉,目光变得凶狠:圣上口谕,前护国将军萧远宁暗通党羽,挟持前太子,图谋攻入禁宫,谋篡大宝,罪大恶极,诛灭九族。说着顿了一下,他料想以为萧远宁会咬牙切齿地回击,他便好教高渐鸿武力胁迫,逼其说出同党。

萧远宁淡淡一笑:受皇命辅佐太子,何来谋篡;麾下无一兵一卒,何来党羽?太子国之储君,先皇驾崩,太子即位,此朝野皆知之理,何以中尉府竟以为篡逆。

一席话把田元照说得哑口无言,呆了半晌:太子已亲承你等点火为号,攻入禁宫,如何抵赖?速速说出同谋,咱回奏当今圣上,或格外开恩,给你萧家留一个半个男丁。

萧远宁道:我萧氏父子为何等谋事,为何等人尽忠,覆族不奇怪也。今日之报应,夫复何言?

萧家人视他们若无物,萧夫人望着攸儿,方才你父新谱的水龙吟之曲你可记下了?

攸儿点头:母亲,我记下了。

田元照见一无所获,恨恨道:都给咱锁起来。

玄机

杨玄机的府邸大门看上去颇不起眼,且离禁宫比较远,大门不甚宏阔,外人看来如同一般富商的宅第。进了大门之后,这才发现别有洞天,亭台楼阁,水榭华台,比牟王公。

黄昏张灯之后,杨玄机于内殿进膳,二子分列两侧侍立。跟随他多年的心腹太监杨保在他面前搁放一个几案。两个小太监抬着食盒上来,打开食盒,三叠疏食、一小碗米饭、一小碗银耳汤,一副银箸摆下。随后,杨保和小太监退至殿外。

杨玄机举箸便吃。大假子杨复恭常在他吃饭时伺候,因而不觉奇怪;杨复仁则头一遭,脸上不觉露出疑惑之色。中尉府那些稍有权势的太监饮食皆极为奢侈,食必方丈,一旁伺候的奴仆众多,常去教坊司或勾栏叫歌妓来歌舞。至于王策时,天下山珍海味最先到他府里,更是极尽豪奢。因此这些人大多吃得身体肥胖、肚皮滚圆、一脸横肉,言谈举止飞扬跋扈。杨玄机则不然,身材颀长,性深沉,喜怒不形于色。若是颌下添上三绺长髯,看去仿若修为高深的饱学翰林。因此在宦官中威望崇高,朝中文武多愿与他亲近。杨玄机一眼便洞穿杨复仁心思。当即放下银箸,淡淡一笑:我饮食素来清淡,上了几岁年纪,若逐日厚味,身体肥大,如何吃得消呢,物满则溢,盈不可久。得志时需抑制自己欲望。

杨复仁赶紧点头:父亲教训得是。

杨复恭补充道:父亲任王中尉出风头,凡事不与他争,然而事多照父亲之意执行。

杨复仁:孩儿愚钝,唐王及左右心腹连夜出城,为何不追,纵不杀之,留之京城,难成大患。

杨复恭道:潼关守将乃唐王旧将,若紧逼则必反,鲁王继位,名不正言不顺,诸道怀异心者颇多,响应者必众,若聚师京师,必然血战。是以缓图,虚加其位,则其谋必缓。

杨玄机道:你知其一不知其二,杨氏自太祖后,子孙皆多谋寡断,雄猜多疑,唐王虽占据膏腴之地不能为也,吴越将帅多出我门下,唐王欲笼络一二或可也,教他们全都归附,恐非易事。虽然江南钱粮转运不能断,断则京师久必生内乱。因此等朝臣议息之时,复恭你去给我统辖江南兼转运使,勿使京城有溃泛。

杨复恭施礼称是:又禀道,王中尉教左军封闭京城九门,说是要在城内大索萧远宁之党羽。

杨玄机笑笑:这种事就叫他去做吧。萧远宁做事缜密,岂能叫他捉到同党,不过借机敲剥长安富人。不过,咱们一味隐在幕后亦为不妥,复仁,监斩萧远宁一族,你去当这个差吧。

杨复仁叉手施礼:诺,保管万无一失。

杨复恭又道:昨与王建功夜饮,他说王中尉深恼父亲执意不杀李光庭。

杨玄机:你俩且记着,凡事不可以私怨害大事。王中尉偏狭,欲因私怨报复李光庭。李光庭资格隆重,文臣领袖,夏之柱石,杀之则文臣失望,势必与我等如水火,若夏国倾灭,我辈权势何由而附。天下州府多事,曹州民变,聚众数万,势如燎原,两河泛滥,沿途州府难民甚多,若不及时救抚,则必生变乱。幽并边地、蜀越之远境,蛮夷时常越境杀掠。国事日蹙,若朝中没有几个老成练达的朝臣处置,夏国倾覆在即,我辈难逃一劫。李光庭忠心为主,为夏尽力亦是为我等尽力。明日我进宫,奏明官家,加封李光庭,独任丞相,军国之事皆由其议论而后定。

俩假子连忙叉手:父亲深谋远虑,孩儿受教匪浅。

说话间,杨保走上来回禀:主公,王中尉管家来送信,夜来请主公至其府上略坐,有鱼龙杂耍和西域歌妓。

杨玄机道:就说我身体有恙,不便前去。

杨保称是,又禀:田元照查抄太子府及萧府,此为礼单,语毕便从袖中取出上呈,杨玄机也没细看,就管家手里扫了几眼。

看着杨复恭、杨复仁道:田元照颇有心机,急于操持权柄,但挡其路者必设计除之,他离人主最近,如同手握太阿之剑,锐不可当。因此,旦有时相商,多从之,静观其变。

杨复仁不解:亦父亲之威望,何惧于他,况且宫中多我们耳目

杨复恭笑道:二弟不知,父亲忍得,王中尉可忍不得。鹬蚌相争……

杨玄机不置可否,对杨保说:教他拿回去罢,就说我赏了。

杨保称是,杨玄机眼睛一亮:萧府宝刀一把,不留他一物亦令他生疑,让他把宝刀送过来,想萧候征战半生,必是好刀,复仁你乃右军第一勇士,可用来征杀。

杨复仁叉手:多谢父亲大人。

杨玄机略略吃了几口,便放下碗筷,杨保便退到殿外,命小太监进去收拾。

杨复恭叉手道:父亲若再无吩咐,我与二弟便告退。

杨玄机点头:你们回吧,明日为父入宫,奏明给禁军皆加一月军饷作为奖赏。

俩人自然欢喜。

等二人脚步远去,杨玄机站起来,从袖内拿出一张极旧残破的纸张于灯下细细地看。看了半晌又小心翼翼叠起来,藏回袖内。他皱着眉头,喃喃道:缺掉的这味药又是什么呢。

杨玄机步出内庭,信步前往花园,月光皎洁,不打灯也甚为明亮,两名小太监大约是童心未泯,跑到池中戏水。猛然看见他来,顿时吓得呆若木鸡。杨玄机笑道:我不罚你,别教管家看到了。小太监慌忙爬上岸,趴地叩了三首,水迹拖了一地。

杨玄机喟然叹息:我若不入宫,孙子也怕跟他们一般大,正是顽劣的时候。正想着,后面杨保急急忙忙打着灯跑来:主公,如何自己出来了。杨玄机道:花园乃隐秘之所,日后非我之令,外人不得入内。

杨保道:刚入府的小太监,趁护卫不备,从狗洞钻进来,我即刻将其处死。

杨玄机摆摆手:我今日恻隐心起了。

杨保在前面引路,走到树木掩映处,一座隐秘的宅院,院门高丈,院门岗哨森严,站岗的士卒看是他们,叉手施礼。

杨玄机步入院内,当中一个大火炉,火炉里木柴烧得旺旺的,吴南柯靠在一张竹榻上,抓耳挠腮,一名须发皆白,身着粗衣的老奴正蹲着捣药。杨玄机径直走到吴南柯面前,吴南柯立刻跳起来,慌忙要拜。杨玄机摆摆手,问:第一味药配得如何?若明天再配不出来,我便令人把你投入火中。

吴南柯笑道:恩主但放心,第一味药已成,阿呆正在捣药,我也来让他尝药看看药性如何。

杨玄机:不愧是岭南神医之子。扭头把蹲在地上的老奴看了看,后者浑然不以为意,目光呆滞,漠然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杨玄机问:此人如何?

吴南柯:药侵入其脑,记不起任何前事

杨玄机点点头:便是记起又能如何。我明日来告诉你第二味药。说罢便走。

吴南柯朝老奴喊道:阿呆,伺候大爷喝酒去。

智正禅师

田元照正在报国寺方丈室喝茶。执事僧见这位新贵到来,极为殷勤,嘘寒问暖。把他引到方丈室待茶:老方丈正在做功课,待小僧去通禀一声。田元照慌忙摆手:休要打搅,候着便是。报国寺原是太监们捐资所建,为太皇太后祈福,因此建造得极为奢华。大殿内的三世佛用去黄金百余斤。十年前把五台山著名的智正禅师请来主持,香火旺盛,权贵施舍不断,老和尚亦时常出入权贵之门,虚与委蛇,极为练达。今日田元照却是满腹心事,执事僧坐在一旁相陪,见他心不在焉,颇为尴尬,一时不知说甚是好。

田元照觉察出来,对他双手合十:师父不必相陪,请自便。

执行僧忙站起来,向田元照双手合十:阿弥陀佛,田檀越耐坐,方丈功课一毕,小僧即刻请来相见。说毕,慢慢退到门口转身离去。

田元照望着墙壁挂着的楹联发呆。

问一声汝今何处去,

望三思何日君再来。

田元照不觉一呆,咱今往何处去,咱项上人头又能不能保住呢。

原来田元照发迹之后,言谈举止不觉傲慢许多,中尉府内的资历比他更深的太监们渐生不满,心怀忌恨。他眼里只有王、杨两个中尉。抄家太子府、萧府虽遭天下之人愤怨,然财货甚多,说是入官,太监们谁不清楚,田元照怕是私吞不少。京城惯于攀附之辈早给他送来宅邸美姬,盖过有权势的老太监们。他给杨玄机送的礼被退回了,于是他颇为心安理得地运到自己的新宅邸。

这日夜间,王府私宴,照例是只有有权势的太监才能入座的。田元照头一次忝列其间,不经意气昂昂。饮酒中,左右太监故意把他冷落,不与其交一言。田元照脸上若无其事,心里发狠:用不了多久,就教你等到咱府门口列队求见。

王府建有戏台,头一个杂耍戏,两个小猴儿爬高蹿跳,弄了戏法,端出来一盘仙桃,齐声唱了一些吉祥话。无非是哄老太监高兴。田元照看去,老太监坐在正中,左右心腹之人相陪着,肥肿的脸上泛着红光,十分高兴。第二位是由中年胡人带着两名深目高鼻的胡姬胡舞,旋转如飞,老太监看得高兴,吩咐夜间便留在府内伺候。田元照当然知道,虽是玉体横陈在眼前,无根之人,无非一饱眼福,二来摸揉掐咬,不知老太监又有何术御女。第三个是个遮面琵琶女,传闻天下琵琶第一手,若有能解其音律者,去掉面纱以身相委,由洛州刺史差人进献。太监多好音律杂戏,精通者颇为不少。田元照便是此中高手,因此颇为期待。戏间,王策时身边太监过来唤他:中尉有请。田元照慌忙跟着过去,到近前,躬身施礼:元照参见爷爷。

王策时身边王建功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似防他行刺一般。

王策时点点头,突然问道:元照,近来好生威风,你在宫内伴君左右,回头替咱讨下一旨来,教咱致仕安享晚年。

田园照听罢慌忙跪下叩头:元照不敢!元照岂敢忘恩。

王策时哼了一声:忘了也不打紧,咱也学杨中尉把礼品退给你罢。

田元照啪啪啪左右开弓连掌自己十几个嘴巴,嘴角流血。王策时看着摆了摆手,道:算了,又不是什么大事。不过你记着,今夜能入座的这些人,哪个不是熬了二十几年才有今天。元照,你可得牢牢记住你是凭什么方有今日的。

田元照慌忙又叩了三个响头:元照铭记在心。站起来冲左右躬身施礼:元照有眼无珠,请诸位叔叔们饶恕!

王策时摆摆手:回去歇着吧。

田元照如逢大赦,狼狈而出,身后琵琶声响起。

田元照回到府中,将一腔怒火倾泻于侍妾之身,令其脱光,扑上去又掐又咬,女人尖叫连声,涕泪涟涟。折腾半日,田元照渐平复,这才作罢,由她服侍睡下。一觉醒来,睁眼一看,侍妾如小兽一般可怜巴巴蜷缩身边,满头秀发皆被绞断,散落一地。田元照一脚把她踢醒:贱人,如何将自己头发剪去。侍妾一脸委屈,伸手一摸头发,也是大惊:家主在上,奴婢岂敢,定是熟睡时有人进来剪去。田元照一骨碌爬起来,召集奴仆等众人,大骂:夜里哪个狗奴才潜入我寝室。奴仆纷纷摇头:借俺们一个胆子也不敢。问门户,都说关得甚紧。

田园照心里清楚,定是老太监差刺客前来警告他,当即汗毛森森,倒吸一口凉气。

不多时,老方丈才从容而至。田元照恍然若醒,慌忙跪下施礼:园照参见恩师。智正虚抬手叫他起来。

原来田元照虽没有剃度为僧,对智正却是极为敬重,视作师父。智正八十余岁,须眉皓然,面目慈祥,偶尔双目精芒四射,身着袈裟,脚蹬芒鞋。

当下分宾主落座。

智正望着田元照:元照,你事务繁忙,如何有空来此?田元照不是其本名,却是老和尚取得。

田元照道:弟子心中惶惑,请恩师解拆。

智正捻然一笑:高处寒凉,你乍起如何受得?

请恩师指点迷途。

佛语有云:无色无相,无嗔无狂。

弟子命在须臾,请恩师救我,恩师跟王中尉也亲近,就替弟子美言几句吧。

智正脸色一沉:元照,守正则正。不必担心,你资浅新进,必然遭嫉,固本则守正。

一句话醍醐灌顶,老和尚教他紧紧守着皇帝,其余都可以退让,忍己待时。田元照双手合十:恩师教诲,弟子茅塞顿开。

智正站起来:如此你回去吧,为师不便留你。

田元照起身告辞,走出方丈室,

老和尚望着他一路离去,目中精芒一闪而过。

会议

诸掌权太监在中尉府会议,旧例,左右中尉各掌班一旬,如今事出非常,两名中尉皆出,空留正中主座,阶下左右各设一案,王、杨两个平列而坐。田元照在门口的位置站着班。自得智正大师点拨之后,田元照一改往日骄矜之气,脸上一团和气,见了大小太监皆是脸带三分笑。得来之阔宅、美姬、财货皆孝敬给资历隆重的老太监,自己留下家里亲戚相伴,在离禁宫稍远处寻了一处不大的宅院。于宫中伺候皇帝,轻易不乱发话,谨小慎微,诚惶诚恐。因而,老太监对他印象大为改观,皆以为他懂规矩了,戒备之心渐渐放下。

王策时一向颐指气使惯了,会议开始便发号施令:萧远宁党羽一日不除,咱便无忧宁日,多派耳目出去打探,左右军中,文官中但有暗中诋毁我等,多半是其党羽,都投入诏狱拷问。

田元照出班往上施礼:爷爷,孙儿那日在刑场听得萧氏父子弹奏音乐,意有所指,颇似暗语,孙儿记下其曲,然不解何意,若有一品高手,能解译之,或有所得。

王策时点点头,沉吟一下:闻听有一琵琶女精通音律,你可携禁军同去找寻。他却不说琵琶女曾到他府中演奏。

田元照领命回班。

王策时又道:萧氏父子尸首由哪位收走,禁军如何不将其人拿来。

一个太监出班回道:禀王中尉,乃是吏部僚佐阎斐济,李光庭之得意门生。

王策时双目闪着怒火:正好将其一并拿下,抄家族没。

太监们应诺。

王策时又道:曹诚乱民聚变,薛胖子若无能剿灭,就教宋威去吧,谁把乱平了,谁就任整个青州兵马使,这也是咱当初让他们互相牵制的用意。

又太监领命。

王策时又道:幽州雷砺最是可恨,挟势要挟朝廷,俗话说:没有王屠户,还吃有毛猪,咱不信幽州缺他不得。咱听王建功将军禀告,他派军来催要粮饷袭杀好些禁军将士。如此胆大妄为,必与萧远宁有勾结,须全城追捕,若逃出城去,全国画影图形捉拿。顿了顿,话语忽而凌厉起来:趁势要杀杀文武的气焰,教他们知道这天下是咱说了算。无论他在京城还是在藩镇,只要跟咱不是一条心的,趁势都给他换掉。胆敢反抗,格杀勿论。

众太监皆点头,然杨玄机没发话,众太监都不敢随便说话。大家心里清楚,杨玄机才是那个一锤定音的人。

杨玄机是轻易不言,言必中的。

王策时说罢扭头看着杨玄机:杨兄,你看如何?

杨玄机面色凝重,环顾左右,冷冷说道:诸位皆以为咱大获全胜,主宰军政要务,可以作威作福。且不知大祸临头,覆灭在即。

大家一听,各个不觉心头一震。杨玄机一向言语温和,不会危言耸听。因此屏息凝神。唯有王策时颇不以为然,然不好打断。

杨玄机道:京城混乱,人心皆不安,唐王及诸藩镇皆形势不妙,边境北虏虎视,日夜思南下,山东民变,河南灾祸……先帝三年不朝,军国之事日积,如高峡截流,暗波汹涌,一旦口裂,土崩瓦解,不可扭转。我等掌权日久,天下怨怒,必欲尽屠而后止。天下大乱,我辈即为鱼肉。问问自己,逢此危亡之际,谁有能耐去处理这些急务,谁有能耐去任一方将帅,安定边境,平息叛乱?谁又能耐去治理州郡,督促百姓耕养?

众太监皆不作声。

杨玄机又道:我辈精于谋私,无能谋国,且天下谁人肯服。治理天下,乃文武之职,今后挟天子坐享其成即可。故,京城当速安定,城门照常出入,夜里不得宵禁,禁军不得随意出入民宅,诏狱之犯皆无罪释放。文武有才干皆重用。我辈宜暂放下利怨,协力度此危局。明日始,官家早朝,接见群臣商议军国之务,但有利于国,我辈必促成之。

说完,杨玄机看着众太监。皆拱手附和道:杨中尉深谋远虑,我等岂敢不从。

当即杨玄机便分兵遣将,委任各人事务。

王策时甚衔之。

上朝

新皇杨炼在含章殿早朝,因三年荒废,宫内太监也疏于洒扫,宝座及殿内覆盖一层灰尘,梁架、墙角、门户结满蜘蛛网。得知新皇早朝,太监们前一夜草草整理一番。杨炼穿着赶制的衮龙袍,戴着冕旒冠,勉强端坐在宽大的龙骑上。群臣在礼部朗官唱和声行大礼。宰相李光庭年老体衰,叩拜吃力,跪下半天没爬起来,新任吏部侍郎崔弼跪拜时帽子落地,露出头顶。杨炼觉得甚为可乐,扑哧忍笑不住。站在大殿偏角的田元照吓得浑身一抖,偷眼看站在皇帝身侧的王策时和偏后一点的杨玄机,所幸群臣也惊惶,没人发现。

为防备皇帝应对失仪,田元照带着皇帝反复演练,杨炼颇不耐烦,他很快发现宫中拘束甚多,不如潜邸自在,可以随意出入民间,任意胡闹,老太监时常管束他。他尤怕王策时,每逢其来,如芒刺在背,浑身不自在。田元照亦是战战兢兢,应对小心,生怕疏忽被老太监捉住。杨玄机亦时常进宫面见官家,不过他态度温和,未尝疾言厉色,对皇帝也颇有耐心,因此杨炼对他颇为亲近,杨玄机又善用譬喻来作为启发,杨炼对他颇为依从。杨玄机每日进宫必拉着田元照在一旁说几句勉励的话,令他心存感激。

然而杨炼对田元照却不是百依百顺了,往常哄骗的招数皆不管用,杨炼烦躁时冲他大喝大嚷:朕要砍掉你这个奴才的脑袋。

这令田元照十分恐慌,若在圣前失宠,不能让皇帝照着老太监的意思做,老太监便将弃之如敝屣。一天夜里,他发现皇帝总盯着一名宫女,他恍然大悟。皇帝已经到了通人事的年纪了。田元照并非自幼入宫,其倒是也经历过皇帝这个阶段,便当即诱导皇帝宠信宫女,皇帝入巷之后,大觉有趣。田元照进言:官家若守住江山,每年皆可教天下州府进献美人。若不听中尉之言,中尉便教钧王来坐殿,宫中美人皆归其所有,天下州府都向其进献美人。

杨炼一听这个十分不妙,当即便认真演练起来。

大多朝臣皆是观形势而动的,李光庭则不一样,政事堂积压的奏章如山,当下他便一件一件奏事不已,整个朝堂都是他苍老忧愤之声,他若有没想到的阎斐济补奏。

杨炼见没人反对,便按照杨玄机教他的:就依爱卿所奏,或说写上条陈前来商议。

李光庭又奏幽州粮饷之事:幽州粮饷不继已三月有余,若不及时拨付,军心动荡,疏勒或康延部趁机南掠,所费甚大。臣奏请兵部会同户部即刻办理。

崔弼出班奏道:陛下,臣有事启奏,幽州雷家本非纯臣,朝廷不得已方令其镇守边境。且其将士恃功骄纵,诸道兵马皆有监军,幽州独无;又其校尉入京催要粮饷,竟然公然杀死禁军将士。

李光庭于杨夏与雷家这段恩怨隐晦不能明说,只得回言:幽州若失守,北国骑兵长驱京师。若雷砺不可为将,谁可去幽州当此大任。

崔弼道道:朝廷赏罚分明,幽州将士也是国之将士,不是他雷家私军,以臣之愚见,粮饷自然拨付军中,然雷砺必将行凶之徒械送京城,按军法处置。

群臣听罢,便猜中崔弼多半与王策时暗通款曲,谁不知道夺嫡之后左军趁势劫掠文武富人,有人除之,正是为众人报仇,今日崔弼却要替他们报仇。然而群臣心惊胆,生怕惹恼中尉,因此各个噤若寒蝉。

李光庭不好多说。

杨炼便冲崔弼道:就依爱卿所奏,早拟旨来。偷眼看站着一旁的王策时,微微颔首。夏朝制度,朝臣在朝堂议政,太监不得开口干政,虽王、杨两位权势已极,亦不敢越雷池。杨玄机照例稍往后隐,因此皇帝左右顾盼看不到他。

李光庭奏事不已,已经过去一个多时辰了。杨炼被礼服束缚,早已心猿意马。况且这个白胡子老头声色俱厉,不如秃顶老儿笑容可掬,言语温和,不由心生厌恶,他心想要是袖内有条蛇能丢到他的脚下,看他惊惶失措跌跌撞撞地逃开,那才有趣。他扭动身体,冕旒晃动,难以自持地伸了下懒腰。

李光庭不管,还有最紧要的事情正欲上奏,那就是曹城民乱。他十分老练地把其他事务放在前面奏明,争持少可速决议,不至于稽延时日。若起初奏事变争持不下,罢朝之后,却不知何时再议。

李光庭痛心疾首道:曹诚民变已经燎原之势,四周州府之民翕然而动,聚众已达数万,屠杀官吏,劫掠百姓,冲州荡府,薛崇从郓州出兵,半途被袭,望风而溃,今急奏请驰援。若再稽延则郓州必失,再行剪扑岂非易事。翼州刺史张自勉,忠勇有谋,孙秀谋反之时,屡建奇功。可令率本部军马五千人急赴曹州平乱,或剿或抚,便宜从事。

崔弼出班奏道:曹城民乱非孙秀可比,皆饥民乌合,大军一临,自然瓦解。薛崇所部疏于训练,未尝临敌,故望风而溃;若张自勉率军去,跨道用兵,靡费甚多,且将士骄纵,难禁劫掠,是平一乱而生一乱也。青州兵马使宋威老成持重,且曹城本隶青州,宜由其率本部剿灭乱民。

李光庭怒道:宋威降将,性贼滑狡悍,太祖惜其勇而用之,然每抑之,不使大任。孙秀反时,宋威煽惑诸镇,欲与谋反。时执政意在姑息,并不深究。若任其为将,必玩寇自重,乱必祸及他道。

阎斐济补充道:宋威连上数书,格外索要粮饷军器;派遣军吏进京煽惑朝臣,贿赂当道。

崔弼道:宋威年近七旬,并无子嗣,夫复何求?至于煽惑朝臣,贿赂当道,何不言明,如确实无误,何不奏请陛下诛之。

阎斐济当然不能直指王策时和崔弼,只得说:只需拿住拷问便知。

李光庭厉声道:若用宋威则国亡无日。若以为张自勉任士卒劫掠,可令禁军一将率一千精兵前往协同,亦监视其军,必不敢放任士卒。

崔弼针锋相对:何不令禁军一将率一千精兵会同宋威作战,亦监视之。

李光庭大怒:崔弼,国家就要毁在你等奸佞手里!

崔弼:李相欲把持朝政,令百官钳口么?

李炼心里早偏向崔弼了,见李光庭须发皆张,越发觉得可憎。于是他颇不耐烦指着李光庭:此白头翁太跋扈。又指向崔弼:就依此秃头翁所奏。看看王策时,微微笑着颔首。杨玄机不由得往前跨了一步。此刻杨炼已经坐不住了,喊了声:退朝,来日再议吧。说罢起身,田元照赶紧趋上前伺候,由他扶着往殿后去了。

群臣哗啦啦往外涌出,三三两两彼此交谈着离开。李光庭兀自站立不动,不禁长叹一声,身体晃了晃欲摔倒,阎斐济上前搀扶:李相,学生送你回府吧。

崔弼瞥了他们一眼,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老相李光庭忧愤不已,在花园散步,乌云遮月,夜幕沉沉。他走到花亭之中,扶着亭柱,凝望苍穹。不免想起自己的平生,自己乃幽州落魄书生,穷困潦倒,被太祖杨扈不次擢拔,委以心腹之任,奇谋密计,皆得与闻。定鼎之后,独任丞相,急奏或先处置后启奏,未尝遭猜疑。君臣相得,如鱼得水。太祖临崩托孤,君臣际遇不再,然二十余年不敢懈怠,鞠躬尽瘁。如今以风烛残年,苦撑危局,往往力不从心。他每逢入太庙见太祖,未尝不想说欲追陛下于地下,然国势如此,又有何面目见太祖,报知遇之恩呢?

李光庭明白,杨夏岌岌可危,或在自己有生之年便土崩瓦解。那是何等残酷的事实,自己一生抱负努力付诸东流,将来君臣于青史上又会留下什么样的评价。

当初太祖暗结疏勒,暗算雷家,他内心未尝没有动摇过,不过因受知遇之深,遂竭力促成。四十年来,夜深人静,每思及这段往事,内心难以平复,中原百姓转填沟壑历历在目,他日地下冤魂相聚泣诉,何颜以对?他们君臣从未再提及此事,但他早已体察到皇帝惊惧悔怨交加。他上朝前每次提醒群臣不可提及雷字。若提及,官家必暴怒,或任意诛杀。

老仆轻轻走过来,站着一旁,轻声说:相爷,阎相公求见。

李光庭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吩咐道:带他来亭中,叫厨下准备酒食吧。

阎斐济是他十年前当主考官时选拔得最为出色的几个举子之一。其他门生都俯仰随世了,唯有他还是一股清流。始终襄助他办理军国大事,因而也备受同僚排挤,清贫自守,一家十口赁在城南的窄窄一所宅子里,俸禄不足养家,母亲与妻子为人缝补以贴家用。李光庭名为其师,实则视他为子。

李光庭有两子,长子早丧,次子颇以父为非,虽不面争,腹诽甚多,见其父虽居高位,平生辛苦,遂无意于仕宦,素日但以酒色自娱,年四十暴病而亡。两子皆丧,原配夫人哀痛欲绝,不二年亦死,虽有姬妾,无所出。故晚年膝下荒凉,原本想叫阎斐济一家搬到自己府中居住,转念一想,王策时恨他入骨,若遭不测势必危及阎家一族。萧远宁一门被诛,阎斐济竟冒死收尸,令他既欣慰又惭愧。他每每强打精神,要给这个学生做出表率来,不能教他失望。天下士人迟早看到他们师生的努力,则亦能激励人心。

片刻,老仆带着阎斐济进来。两个婢女在亭内桌上摆上酒食,点上蜡烛。阎斐济见面施礼:学生参见老师。

李光庭望着他:济堂(阎斐济字),来,亭内坐,知你一向不得饱食,让厨下略备酒食。

阎斐济:多谢恩师。也不客气,知道老师深夜不食,便自斟自吃。

李光庭察看他神色,等他吃了几口才道:深夜来见,有何急事。

阎斐济停箸踌躇:恩师,弟子是来您告辞的。

李光庭大吃一惊,呆了半晌:济堂,何以至此?

阎斐济叹了口气:恩师,夺嫡以来,弟子每夜辗转难眠,朝廷几无留心政务之臣,天下纷乱,国运日蹙,纵有恩师苦撑危机,难阻崩溃之势。

李光庭苦涩地说道:济堂,士之大节,明知不可而为之。况官家年少,成年或悟,届时可启发其留心政事。

阎斐济苦笑道:恩师,先帝时,宦官当道,朝臣拱手而已。如今其更加昌盛。朝臣皆俯首帖耳,全无廉耻。如崔弼辈,内结宦官,外联藩镇,以图自固,凡谋国之计皆百计乖之。我师生二人如何敌得过。

李光庭叹道:难为你这么多年了,你欲外放州府,我自当为你谋之。

阎斐济摇头:恩师,学生若计个人前程,何不早谋。言不听,计不从,则去之。乱则隐,学生前日打发家眷回乡去了,生亦准备不日辞官归故里,耕读传家。

李光庭叹道:你若去,我死不远矣。

阎斐济泣道:恩师,学生早已萌生去意,只是怕恩师失望,故不忍开口。萧门被诛,学生去意日坚,见恩师孤苦,又不忍提,今日早朝,深失所望,此时不去,异日受辱。

李光庭喟然长叹:我何尝不知国事不可望,顾受太祖厚恩不得不如此。唯有继之以死。

阎斐济举杯喝了口酒,道:恩师,学生今夜冒昧一谏。如今旦要成事,须与官宦沟通。杨玄机,宦官中有见识者,彼亦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理。学生闻其主持中尉府会议,力主恩师独任宰相,力促皇帝早朝,协力襄助军国之务。王策时与其争权,故联络朝臣亦阻其谋。恩师若与杨玄机联合,则政令方能通达。

李光庭道:我非不知也,太祖晚年,不信文武,此辈渐有权势,独畏我一人而。四十年来,此番权势日盛,我亦不假颜色,非我不知形势,但令朝中文武与天下士人知道,令其有所依。我若与此辈沟通,则天下失望。

阎斐济:恩师,学生愿承此骂名,恩师自不必屈尊,学生与其交通,共商曹城军务,力促张自勉为将。事成之后,学生归隐。

李光庭亲自将二人的酒斟满,举起酒杯道:济堂,为师亏欠你太多。

师生一饮而尽,李光庭眼里已经泛泪光。

阎斐济泣道:学上为此,不为君,不为国,唯欲报恩师知遇之恩尔。

师生两个相顾涕泪。

五更天色尚未放亮,阎斐济即出了门准备到政事堂值班,因为离得颇远,路上需要半个时辰才能到达,一名随从牵着一头驴子在前面走着,阎斐济时常坐在驴背上打个盹,迷迷糊糊睁开眼便到两市,天色大亮,街边食肆里买口吃的,便进禁城了。长随牵着驴子出了坊门,街上行人稀少。阎斐济打着呵欠,却没有打盹,他心里盘算着如何避开阉宦众多耳目去见杨复仁,数日前他一个在禁军当校尉的同乡牵线联络,把同盟之意带到杨玄机那里,杨玄机当然求之不得,教他与杨复仁两个出面。李、杨两个隐在幕后,如此不容易授人以柄。

长随近来牢骚颇多,前面牵着驴,嘴里喃喃呐呐地怅怨:别人做长随的跟着郎君吃香喝辣,哪似我这般风餐露宿,饱饭也难得吃上一顿。郎君,你自要佳名,只苦了家人。

阎斐济说:你且暂忍耐几日,待我辞官归隐,你自找个好去处。

长随扭头正要说话,从街角突出两个蒙面之人,手执钢刀,跳过来一刀砍翻长随。另一个牵了驴往前去。

阎斐济大惊:你们何人。

牵驴蒙面人冷笑:你便是阎斐济,教你胡言乱语

阎斐济欲从驴背上下来,却被另一人按住。他大声喝道:京师禁地,胆敢劫持朝廷命官,意欲何为?

此时天色渐明,街上已有早起之人,见此各个吃惊观望。

蒙面人把阎斐济牵了几十步,冲着观者喝道:此朝廷官吏,不识时务,今当你等之面斩杀,你等可报有司知晓。

说毕把阎斐济从马上提下来,一刀刎断脖子,提着人头,从容离去。

李光庭早早地等在待漏院,朝臣来了不少,远远地离他嘀嘀咕咕说说笑。等到天光大亮,一个太监站着门口喊道:诸位臣工别等了,官家今儿不早朝了。

众官听了,哗啦一下往外便去。李光庭站起来,走到门口抄太监喝道:官家如何不早朝了?

太监回道:奴家哪敢多问?

李光庭把眼一瞪:定是你等又诱惑官家夜来嬉戏。

太监道:你自找中尉说道去,何苦拿咱出气。便走开了。

李光庭气得胡子直颤,当即来到政事堂,夜里当值的僚佐尚在,见他颤颤巍巍地走来,赶紧把他搀扶进去。

还未坐下,李光庭问:昨夜有何急奏?

一个僚佐把几份奏折递给他,李光庭就近坐下,仍是几份挨着曹城的州府的急奏,说自己辖区,民翕然而动,若贼来攻伐,必然应者如云。

李光庭看罢,把奏章放在桌上,尽量安慰他们:来日官家上朝再决议此事。他环顾四周,并没有看到阎斐济,心里纳闷:难道是他生病起不来了?

一个书吏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悲愤地说道:阎郎遭人刺杀,头颅被贼人拿走了。

李光庭听罢,如遭重击,不觉眼前一黑,一口鲜血喷溅而出,昏厥于地。众官慌忙扶起,捶后背,抹前胸,老相睁开眼睛,大叫一声:痛杀我也,朝堂无人矣,还有何望!又是一口血喷出,死了过去。

一个僚佐慌乱地喊道:唤御医!唤御医……

杨玄机府内与假子杨复恭商议事务。杨复恭道:父亲大人,王中尉处处设障,勾结崔弼等文官从中作梗,破坏父亲部署,若再忍让,必纵其气焰。

杨玄机:你需沉住气,既朝堂议政,朝臣争持,咱也不便插手。且等你二弟来,看他与阎斐济如何商议。我已关照田元照教他说动官家偏向李光庭,王中尉竭力阻梗,又能如何。你需记着,若左右中尉内讧,则唐王必趁虚而入,大事去矣。凡是从长计议,王中尉跋扈,我且忍他一时又何妨?

杨复恭点头称是:探马四处打探唐王下落不得,必是隐匿起来以观形势。

杨玄机:只需教人盯紧他军马动向便可。我暗中已做部署,只要咱自己不乱,不必过于担忧。

杨复恭又道:父亲大人,曹城平乱哪个去最好。

杨玄机笑道:李相早已周详考虑过,张自勉去自是最好。

杨复恭道:如何不教二弟前往。

杨玄机道:若让你二弟去,王中尉必争,教王建功去,且我不欲文武窥我虚实。

说着他端起茶杯喝茶。外面杨保引着杨复仁走进来。见面施礼。杨玄机见他脸上带着一丝慌乱,不觉诧异,他向来很沉稳。

复仁,你跟阎斐济谈得如何?

父亲大人,阎斐济家门不远被贼刺杀,盗去人头;贼人猖狂,当众杀人,扬长而去。

杨玄机大吃一惊,手一抖,茶杯跌落,慌忙问:李相如何?

杨复仁道:李相得知消息昏死政事堂,太医抢救不得,已薨。

杨玄机脸色大变,举首望天,缓缓道,朝堂空矣。大夏将倾!

发布人:9e64****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