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一项备受关注的大规划,而数字技术的应用更是此项规划中的重中之重,成为产业各方热切讨论的关键点。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规划和城市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正呈现出怎样的特质和发展规律?5G、云、AI等技术的应用又将如何改变和赋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产业集群的建设?值此在两会召开的重要时刻,《第一财经》记者邀请到普华永道中国通讯、媒体及科技行业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单小虎普华永道中国通讯、媒体及科技行业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单小虎普华永道中国通讯、媒体及科技行业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单小虎先生来分享他的见解。
Q:为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会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产业集群的建设占有如此重要的一个位置?
单小虎:毫无疑问,数字化技术应用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包括区域一体化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意义都非常重大,这是由我们目前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决定的。
宏观意义上,数字化对产业升级的意义不用赘述,我们单从区域一体化和产业集群建设的角度来看。
首先,对于传统产业来说,产业集群布局大多已经成形,物理意义上的产业集群腾挪空间已不大。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产业发展,最早是各地在区域产业基础上由政策驱动的。几十年来在政府规划和市场规律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一些产业集群,并逐步形成了全国性和区域性的、稳定的、清晰的产业布局。按照我们当下的经济和城市发展方式,物理意义上传统产业集群大规模腾挪、转移、再造的空间已不大了。
其次,产业集群在区域一体化的整体发展上,需要从虚拟空间寻找创新动力。
过去5~10年间,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从政策驱动逐步走向了服务驱动和创新驱动。近年来,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大局的变动,特别是去年疫情之后,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把以数字化为抓手的创新驱动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数字化的创新驱动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数字产业化,第二是产业数字化。其中产业数字化重点针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去年,多部委明确提出通过上云、用数、赋智的数字化三部路径来实现产业的升级,特别是明确提出了建立一些虚拟产业园,、虚拟产业集群,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让产业链上下游,通过数据的互联互通,更好的支持产业布局的优化和调整。
Q:数字技术的应用又将如何赋能我们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城市产业集群的建设?
单小虎:未来区域一体化需要在产业发展、民生服务、城市管理三个层面实现。现阶段,中国的大湾区、长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在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上已经做了非常积极的数字化探索,相当多的数字化的场景应用在世界上也是领先的。下一个重点发展方向便是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来一方面推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推动新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虚拟产业集群的建立能够让一体化区域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更好地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进行合作,也同时更好的避免区域内不同城市之间在招商引资上的无序竞争。
原来在物理空间上不能实现的产业集群,有可能在虚拟空间上简单完成。特别是对于重资产的生产型企业来说,除了物理空间上的货物流问题之外,还存在着虚拟空间的数字流的问题。解决了数字流的问题,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在城市产业集群中空间分布的自由度会更大,未来区域、城市之间的无序化竞争就有可能减少。以前链条比较长的行业,比如特大城市周围的某些配套企业,可能不愿意往更远的地方搬,但随着我们基础设施的改进、产业数字化的推进和虚拟产业园的建立,分布式产业集团的建立就更有可能。
而行业龙头企业在产业数字化过程当中,能发挥非常强的引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为产业内的企业发挥更多的使能和赋能作用。
一方面是由于行业龙头企业本身可能是数字化的一个先行者,另一方面也由于它本身较大的业务规模和较高的管理复杂度,有可能直接孵化出一些企业级的应用,甚至能够搭建某些特定的云服务平台。
例如一些金融、保险企业、互联网企业、制造业企业,他们将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服务化、平台化、市场化,赋能行业的数字化升级。过去几年,几乎所有的龙头产业集团都在培育数字化应用和平台型科技项目,这些应用公司和平台公司得到一级市场热捧,某些成熟企业已经在二级市场上市。他们的快速发展将造福产业集群里的更多的同类企业,甚至是跨产业集群中众多的中小型企业。
Q:比工业互联网更深一层的产业云,是撬动产业数字化升级的最优解吗?
单小虎: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产业数字化升级,打破产业聚集的物理空间限制,让同一城市群中不同企业、不同城市间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再无序竞争,放大行业龙头企业的平台外溢能力,何种模式的数字化技术应用模式是最优解呢?
1. 产业云的概念是对工业互联网概念更深更具体化的表述。
关于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其实最早出现的概念应该是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但这个概念在定义上是宽泛的,在实践上是模糊的。企业讲互联网+,但至于如何+,没有具体的载体和明确的路径。
国际上,一些产业集团和高科技公司也试图向市场推广他们跨行业的平台性产品和服务,但最终效果都不甚理想。这是由于在实际的产业里,包括第二产业的制造业以及第三产业的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各行各业的业态所面临的数字化发展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无论是工具型应用还是平台型应用,都必须深刻体现行业特点,融合业务和管理的最佳实践。
而现在华为所提出“产业云”的概念,是对工业互联网一个更深更具体化的表述和实践。
一方面,它实际上明确界定了一业一云,不同产业有不同的数字化需求、数字化应用和数字化路径,产业云上承载了特定产业的业务和管理的最佳实践;另一方面,云相对于网,它概括了SaaS, PaaS, IaaS等多层服务,也暗含了用数和赋智的要求。上云是起点,更重要的是用数和赋智。海量的关联数据是生产要素,但只有产业内更多的企业上云,才能实现规模化的数据融通和数据智能应用,才能释放新的生产力。
2. 产业云下,需政府、行业龙头公司、科技平台等多方聚合发展,实现共赢。
产业云的推广过程中,要实现参与主体的融合发展、生态聚合,要充分发挥政府、行业龙头企业和大型科技平台公司的共同作用。
首先,科技平台公司可以通过跟龙头企业的合作,搭建产业云平台、开发云应用,沉淀行业龙头企业的业务经验和管理能力。再次,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资金扶持,鼓励科技公司建设一些区域性的数字化平台,推广行业内的应用。再次,产业云的大规模推广,需要政府进行一些制度性的创新,为中小企业解决上云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