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阅读感悟|《王崧舟观课十讲》 第九讲 如何在朗读和吟诵中体悟古诗的情韵之美——以赵志祥老师执教的《敕勒歌》课堂教学为例
2025-01-26 19:55  浏览:1064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奥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奥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

1.古典诗歌分类: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按体裁分为:歌体、行体、吟体

根据诗歌字数的多少分为:三言、五言、七言、杂言

•近体诗:律诗(五言、七言),绝句(五言、七言)

2.古典诗歌基本特征:韵律性、抒情性、意象性

(二)《敕勒歌》是如何体现中国古典诗歌基本特征的

1.韵律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字数;押韵(韵脚字);韵字(句中);叠韵;复沓(回环照应);歌体诗(本身是用来唱的,具有极强的音乐性)

2.抒情性体现在哪里?

a语言的韵律本身所抒发的情感。节奏短促,显得粗犷有力;韵脚,叠韵,形成一种苍茫雄浑的氛围。

b写作视野本身传递出来的情感。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静到动,由虚到实,镜头语言包含着赞美与依恋、豪放与深情。

c意象抒发的情感。浓郁地方色彩和强烈的少数民族气息的意象,抒发对家乡、土地的眷恋与热爱之情。

3.意象性具有三大特点

第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如敕勒川、阴山、牛羊等。第二,具有自然性。全诗没有出现“人”这个意象,通篇的自然意象体现了歌者对大自然的赞美。第三,具有白描性,这首诗不是精雕细刻,也不是抒发精致的情感,而是白描的、写意的。诗中的情境是随处可见的。白描性意象互相叠加。

(三)古诗教学的学段特点及基本要求






(四)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诗歌

七读诗歌:

一读,读准字音;(读得正确)

二读,读出韵味;(读好韵脚,把声音拖长一点儿)

三读,读懂诗歌(熟悉注释);

四读,竖排诗歌;(以下五种,读得滚瓜烂熟)

五读,竖排不带标点;

六读,竖排繁体;

七读、八读,竖排篆书、甲骨文

(五)在吟诵过程中引导学生领悟诗歌

1.以故事吟诵的直观方式渲染诗歌的情感基调。(讲述诗歌诞生过程的故事)

2.以具身吟诵的直观方式强化诗歌的情感氛围(什么叫具身?就是借助身体来帮助认知、促进体验。)如看符号打手势。

3.以表演吟诵的直观方式表达诗歌的情感倾向。(教师个人表演、学生表演)

总结:古诗教学必须以诵读为本,因为诵读可以复活古诗的韵律、意象和情感。就教学策略而言,朗诵与吟诵各有优势。如果能实现朗读与吟诵的和谐统一,那必将是古诗教学的一大福音,也必定是古诗教学的最美状态。

(六)早读时另外主要探讨:意象和吟诵

1.意象

客观物象被赋予作者主观情感的才可以称为意象。

为什么用这个物象而不用那个?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相契合,被选在诗歌中时,已经被作者赋予相关意蕴。如《寻隐者不遇》用“童子”而不用“稚子”,“采药”而不是“采茶”……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其中,敕勒川、阴山等不是客观地名,而是作为作者抒发情感的抓手:那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思念那里的一草一木等。

2.吟诵

吟诵节奏怎么划分?

发布人:20ee****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