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施”之“评价建议”,请阅读“教材编写建议”(P72),思考以下问题:
1.课标提出了几点教材编写建议?请梳理并简单阐述每条建议的主旨内容。
1.坚持思想性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英语教材既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媒介。
【思考】记得之前共读时学过教材不是地图,不是星恒安排,而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的旅行中起到支持作用的旅游手册。教材是集合了专家的结论的,向我们学生呈现的是一些一致性的东西,它一定是规范的、科学的,教材呈现的是系统性的知识。它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载体,集结了人民的智慧,起到传递优秀文化的作用。但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围绕教材,不能丝血教材,唯教材是纲,应选择合适的材料适当作为教材的补充。
2.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共同基础
【思考】教材的编写是给老师看的,但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在一个省份中我们会看到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归根这是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应的,我们的教材也在不断的进行改编,一方面要适应学生,另一方面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得发展。
3.以主题为主线,整体设计教学活动
【思考】在研究教材时,我们会发现英语课本是以单元为主题进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主题进行引领,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站在单元的高度进行,注意将课时与课时之间有效衔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情境,将所学运用到情境中,体验英语学习的魅力。
4.提高英语教学的真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思考】一个真实的文本不是为了教学目的的撰写,而是为了现实生活交际目的、将某个信息传递给读者而产生的。教材涉及的语言现象应该是真实、地道的语言,而不是虚假的,或者是根据语言教学的需要而编造的语言。但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教材的一些地方编排不是那么的合理,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Unit 4 At the farm,Mike和Sarah去参观农场时Mike 和 Sarah 站在马和鸭的面前,问农场主“那些动物是什么”。这段问答对话听起来很流畅,但如果翻译成中文就显得十分奇怪。四年级的学生早已认识了动物“鸡”“马”和“鸭”,只是他们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述这几个单词。文本显然是为了操练句型“Are they...? No,they aren’t. / Yes, they are.”而设置,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考量。学者Widdowson和Morrow都认为真实性不会一直存在,使文本真实的东西是它所产生的特定语境。而要赋予文本以真实性的方法就是重新创造语境,重塑真实对话。
5.遵循语言能力发展规律,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
【思考】学生的认知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这一观点我们已经很熟悉,不再赘述。
6.确保适度的开放性,为灵活使用教材创造条件
【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又回到了我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上面,教材内的顺序不是固定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单元主题意义的理解进行调整顺序,可以适当删减教材上的内容,或者进行补充材料,三年级的学生主要以视听说为主,那么教师在选择材料时可以多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兴趣,例如绘本、视频短剧等。在保证教材系统性的情况下,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
7.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作为学生核心素养之一的学习能力,如何让学生具备学习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仅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就会合作了吗?远远不是这么简单,在课堂上教师我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自主的学习,课时往往我们向灌输给学生的很多很多,一节课下来,我们会为自己滔滔不绝讲了40分钟而自豪,却没想到学生真正吸收了多少。如何培养学习能力,使自己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思考的。
8.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英语教学的智能化水平
信息技术在教学教学中出现,这次又出现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是什么用意呢?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标准的重新编写,因为原来的2011版课标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尤其在建设新时代的教育强国,信息技术是少不了的,英语教学可以而且应该走向智能化水平。
2.“教材编写建议”与“教学建议”有没有内在联系?请说明一下二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方向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性任务,指向的都是学生的核心素养。明白了编者的一天,我们才会在教学中这样去做,如同我们在进行语篇研读时明白了作者的意图才会更好的为提炼主题服务。
3.教材编写是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时要关注的内容,作为一线教师,有没有必要学习“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建设是国家的事权,作为一线教师有必要跟上国家的思想;教材编写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因此英语教材编写必须根据英语课程标准,新课标中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都发生了变化,那么必然要反映到教材编写中。一线教师学习教材编写建议,其实就是在学习国家对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