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曹雪芹”(曹霑)是个骗子(五)嘲“红学”
2024-01-30 10:19  浏览:868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奥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奥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小像桓碑搞笑频,伪诗虚构塑斯人。

曹霑乞酒无为有,胡适从流假作真。

放胆哼哼亦成韵,矫情混混自封神。

专家学会何煊赫,圊溷沾沾搅棍抡。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有关“专家”专门成立一个研究小组,前往全国各地寻找曹雪芹的墓葬。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各种曹雪芹遗迹遗物,在曹霑离世200年后,纷纷应运而出。心想事成,善莫大焉。

1. 曹雪芹墓碑石

1968年,北京通州一位农民耕种时,无意间挖出一块石碑。专家闻讯赶来,原来这就是他们苦苦寻找了20多年的曹雪芹的墓志铭。

专家对这里方圆几里进行挖掘。不过连续挖掘数日,始终没能找到曹雪芹的墓葬。

2. 曹雪芹小像

王冈绘“曹雪芹”小像

陆厚信绘“曹雪芹”小像

周汝昌《雪芹小像辨》:

曹雪芹小像,已发现两幅,论者认为各有问题。本文试加考辨。

第一幅传是王冈所绘,流传已久。胡适在一九六一年发表文章,否认这幅画像是曹雪芹,毫无具体论证,只说那些画后的题诗不像是给曹雪芹的,而是乾隆时代另一不知姓什么的、字号叫“雪芹”的“翰林”的画像⑴。吴世昌先生曾撰文驳斥⑵。后又获见朱南铣先生所著《曹雪芹小像考释》一文,也倾向于肯定画像的可靠性。我本来同意吴、朱两位先生的看法。主要是因为:我们从来还没有听见过和曹雪芹恰好同时的(乃至先后的)人士当中竟又有一个字、号叫“雪芹”的,不管是“翰林”也好,还是其它等类的文人、官僚也好⑶。

后来,我转向于存疑的态度。因为,王冈是上海宝山刻印家王睿章之子,睿章号“雪岑”。其乾隆五年序刊本《醉爱居印赏》,即自署“雪岑老人”。那么是否存在着一个可能--即此像本系王冈或他人为王雪岑所作行乐图,而被讹传或徐改成为“雪芹”字样的?这一可能,不容不估计到。当然,也存在着另外的可疑点⑷。但在得见原件之前,无法作出确切判断。对此,目前不想遽下结论。

第二幅是陆厚信所绘,发现于郑州河南省博物馆。画家的题记上款是“雪芹先生”。但是也正由于所有题跋体例都不把人物的姓氏写进去,因此也有人疑心这个“雪芹先生”也不姓曹,而又是不知“姓甚名谁”的一位“雪芹先生”。

如此,则恰在乾隆三十年之前,同时出现了“三位”字、号叫“雪芹”的人,而其中两位留下了画像的恰好都不姓曹。--这事未免太奇巧了。

否定陆绘是曹雪芹的,其理由只是:在册叶中此画的对脸页有尹继善的两首题诗,而这两首诗在刊本《尹文端公诗集》卷九中题目是“题俞楚江照”。因此甚至有人得出结论说:所画乃是俞楚江“俞雪芹”,不是曹雪芹。

但是这种看法实在还可商榷……

3. 曹雪芹“题壁诗”

1971年4月,在地藏沟口的正白旗三十九号西轩,这里的房主在剥落的墙壁上发现了题诗,西壁中写着“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后经考证,是曹雪芹当年所写,周边房屋的历史、结构、布置都符合当年的实际曹雪芹居住情况,故将这里建成了曹雪芹故居。

不得不感叹“红学家”想象力之超凡脱俗!

4. “曹雪芹佚诗”

刘梦溪《红楼梦与百年中国》:

曹雪芹能诗,但除《红楼梦》之外,并没有完整的曹雪芹诗作流传,只有敦诚《琵琶行传奇》题跋中两个断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叫蛮素鬼排场”。1973年左右,曹雪芹《题琵琶行传奇》佚诗忽然面世,197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编印《红楼梦研究资料》曾予刊载,全诗八句:“唾壶崩剥慨当慷,月荻江枫满画堂。红粉真堪传栩栩,渌樽那靳感茫茫。西轩鼓板心犹壮,北浦琵琶韵未荒。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其后,吴世昌和徐恭时撰写《新发现的曹雪芹佚诗》一文,发表在1974年9月印发的南京师范大学学院编《文教资料简报》增刊上,1975年第1期《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予以转载,所谓“曹雪芹佚诗”便在全国范围流传了。1976年4月,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增订版出版,录存了这首诗,并加按语:“有拟补之者,去真远矣,附录于此,聊资想象。”接着,1977年第4期《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刊出《曹雪芹佚诗辨伪》一文,作者陈方对佚诗的真实性明确加以否定。吴世昌再撰《曹雪芹佚诗的来源与真伪》一文,发表于1978年第四期《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确认佚诗“不伪”,且对“拟补”者即周汝昌的说法痛加驳斥。几经争论,1979年,周汝昌终于站出来说佚诗前六句是他“试补”的,总共补了三首,时间在1970年秋刚从湖北干校回到首都的时候。聚讼多时,红学界为之惊诧的“曹雪芹佚诗”案,终于了结,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此外,还有曹雪芹扇骨、书箱、衣柜、遗稿,等等,纷纷出世,一片繁荣。

冯其庸:一、二百年来关于曹雪芹的手迹和遗物的一次重大发现

最近,北京发现了曹雪芹的遗箧及其手迹,还有他的“继妇”在他逝世后写的悼亡诗。

这是二百年来关于这位驰名世界的伟大作家的遗物的第一次重大发现。它的发现,打破了整整两个世纪的沉寂,人们终于看到了这位巨人生前的遗物。手泽犹存,墨痕尚在,睹其遗物,想见其为人,人们的心潮久久不能平静。

……

发布人:d66d****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