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奥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与人聊天,少谈自己的3件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3-25 20:36:10   浏览次数:6  发布人:2078****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涉世以慎言为先。古人云:“命由我造,福自己求。”每个人的福气都是自己修来的。所以许多时候,不是你没有福气,而是你不懂得惜福。言多易失,嘴快惹祸。与人相处,关系再好,有些事宁可烂在肚子里也不能到处说,谈得越少就越有福。▲管永新 摄自己的好,别到处炫耀古语云: “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意时。 ”什么是人性中过不去的坎?唯有炫耀。有几分才华,就心痒难耐想要抖给别人看;有几分得意,就抑制不住想要说与别


    涉世以慎言为先。

    古人云:“命由我造,福自己求。”

    每个人的福气都是自己修来的。

    所以许多时候,不是你没有福气,而是你不懂得惜福。

    言多易失,嘴快惹祸。

    与人相处,关系再好,有些事宁可烂在肚子里也不能到处说,谈得越少就越有福。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管永新 摄

    自己的好,别到处炫耀

    古语云: “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意时。 ”

    什么是人性中过不去的坎?唯有炫耀。

    有几分才华,就心痒难耐想要抖给别人看;有几分得意,就抑制不住想要说与别人知。

    可人生在世,有些幸福,实在不宜拿出来显摆;有些成绩,实在不该拿出来卖弄。

    快乐分享多了,就成了显摆;幸福分享多了,就惹人嫉妒,让人心苦。

    象因为牙美而被抓,蚌因为珠润而被杀。

    行走于世,一个人最大的愚蠢莫过于喜欢过度彰显自己。

    人生得意时,切记看淡;心情愉悦时,当需沉潜。

    这世间,真心祈盼着你好的人,也许只有你的父母与为数不多的朋友。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毕竟人生中重要的东西,其实都很脆弱:财富经不住露、幸福受不住晒、好运耐不住炫……

    有道是:“福至心灵。”

    幸福,不必向所有人展示。

    将生活的美妙藏在心底,独自品味,时时珍惜,永远感恩,才是自己对自己最大的认可。

    生活的烦,别到处宣扬

    古语云: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

    一家人相处在一起,难免会有摩擦,生出一些令人头疼的大事小事。

    但不管事情大小,切不可事事找外人评公道、求理解、给安慰。

    清官难断家务事,生活有着太多扯不完的鸡毛蒜皮,道不清的家长里短。

    况且人世间,看你笑话的,永远比关心你的人多。

    不分场合地倾诉,只是为别人酒后添一份谈资,于问题本身无益,还让自己失了体面,让感情产生了破裂。

    “不是所有人都在关心你的事。你以为有人时刻盯着你?其实,谁都有自己的烦心事,没人会在意你这档事。”

    不如意事常八九,能与人言无二三,生活,终究是一场关乎自我的修行。

    你我都不再是小孩,伤口需要自己舔舐,遇到了难事需要自己扛。


    人生,好事坏事都自己吸收,才永远不会感到彷徨无措。

    心底的苦,别逢人倾诉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每个人出身不同,经历不同,悲观实在难通。

    所以你那些藏在心底的苦与甜,在他人眼中其实并不重要。

    它们只适合含泪咽下,独自承受;只能默默舔舐,暗自努力。

    成年人的生活,与其四处企图他人的宽慰、忍受别人的笑话、给自己没用的期望、煎熬着不被理解的痛,不如自己默默疗伤。

    跌倒了,自己搀扶自己爬起来;累倒了,自己抬举自己站起来。

    有道是:“日光之下无新事,勿做世间可怜人。”

    诉苦是弱者的逃避,缝缝补补,笑对生活才是人生更好的选择。

    有些话,说了没人懂;有些话,讲了没人听。

    古人云:“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管住自己的嘴,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

    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去渡,如此才能得自在,才能避祸得福。

    愿你的人生,能守口如瓶、守心如镜,坐拥好福报。

    本期封面: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社』微信公众号,来源:中国新闻社综合自国学生活、老子道德经

    ● 反邪专区

    ● 参与活动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2078****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