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请你回答一个问题:
每天、每周、每月、每年,
你就多少高质量的被激发时刻?
1-10分,你给自己打几分?
可能你就会觉得,最近啊,我听了很多有用的分享,学习了很多质量很高的干货,看了很多充满能量的短视频…应当可以打个8分吧。
这个分数,你大概率是高估了。
高质量被激发,需要你有高质量的产出。
并不是听了、看了、学习了就是被激发了,
没有产出,你怎么证明自己是被激发了呢。
比如,写了高质量的文章,做了有含金量的报告,搭建了学以致用的场景,取得了哪些可见的成果,等等。这些,都能算是被高质量的激发,
收获了高质量的产出。
你是个消费者还是个生产者?
各种购物节、直播间、消费场景被营造出来,
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做消费者花钱的小伙伴,
此刻可以默默地举个手。
我们大部分时间是作为消费者的,并且还是个纯粹的消费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多半是从买家出发,不断对比商品之间的差别,寻找最优的价格。
有没有想过,这钱花了,还能享受到物品带来的功能价值、情绪价值之外的价值吗?
课程听了再多,没有对你产生太多实际帮助的话,也没有用,听得越多,生产的越少,反而觉得更加空虚了。
那要怎么做出改变呢?
听猫叔分享的一个观点,很有启发,与你分享。
想要高质量被激发,就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需要我们基于生产和销售的角度去学习,
这样做能让我们脚踏实地,不会让自己混乱。
比如,你心里有菜谱,知道自己要做宫保鸡丁,你就不会毫无目的地乱逛菜市场,会根据宫保鸡丁这道菜来买。
这也像是你要有目的地去寻找要学什么,而不是碰到什么学什么,觉得这个有用那个也应该有用,又去学,沉浸在学习的、假性成长的快乐中。
换个角度,从生产者出发,来思考自己的每一天,
看看自己能够生产什么,能与人交换什么。
把生产和交换,作为每天的日常。
做消费者的快感,与生产者的快乐是不一样的。
做个快乐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