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奥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未来讲堂之唐诗诵读与赏析(4)——李白《赠汪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31 15:11:41   浏览次数:3  发布人:75f2****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传世佳作众多,如《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天宝年间,李白到泾县桃花潭(今安徽)游历,获当地好友汪伦以美酒款待。临别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习近平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传世佳作众多,如《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天宝年间,李白到泾县桃花潭(今安徽)游历,获当地好友汪伦以美酒款待。临别依依,汪伦又亲自送行,李白遂写了这首传颂千古的留别诗。

    全诗语言深情自然,意象奇妙空灵。诗中第一句“李白乘舟将欲行”,诗人潇洒地说自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表达简练,却也让人联想到他那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情致。第二句“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两字,显示李白也意料不到,汪伦与一群村人脚踏节拍,唱着爽朗热情的歌曲,以唐代民间流行的歌舞方式,赶来为他送行。

    第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遥接第一句,指出了放船的地点在桃花潭,而“深千尺”三字既赞美潭水深湛,并为结句作了铺垫。紧接第四句“不及汪伦送我情”,笔锋一转,用衬托手法,以有形的实物与无形的情感进行比较,感叹那浩瀚的千尺潭水,也“不及”汪伦对李白的真挚友情来得深厚。

    撰稿:冯倾城

    诵读赏析:田薇

    【栏目介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未来讲堂”古诗词名家诵读系列活动,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共同为广大青少年儿童精心准备的一份礼物。百位名家诵读赏析百首经典古诗词,通过他们声情并茂的诵读,弘扬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

    两岸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来源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75f2****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