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产业发展篇 | 宣威市:让火腿产业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5-02-21 15:39  浏览:366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奥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奥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云南省宣威市是“中国火腿文化之乡”“中国火腿美食名城”。近年来,宣威市紧紧围绕把宣威建设成为优质火腿及肉制品加工基地的发展定位,扎根“土”,彰显“特”,壮大“产”,把火腿及生猪产业确定为“一县一业”示范创建的主导产业,鼓励扶持有实力的企业发展火腿加工产业,打造产业发展联盟,推动宣威火腿产业高质量发展。

01

让一二产齐头并进

在宣威,几乎家家户户养猪、做火腿。

“我们村的火腿,盐分比较低,平均每公斤120多元,比一般市场价高30多元。” 东山镇火石盆村党总支书记高立表示,自2021年任职以来就致力于解决火石盆村村民的火腿销售难题。

高立与村民签订收购协议,每年年底到农户家中购买生猪腌制火腿,也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在高立的推动下,2023年,当地政府支持火石盆村与升达火腿集团合作建设传统火腿庄园。

“我们将借助传统火腿庄园这个平台,从养好一头猪,做好一只火腿开始,真正把这个产业做好,持续增加群众收入。”高立说。

为了让农户从火腿产业得到更多收益,宣威市支持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脱贫户)” “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与养殖户建立订单生产、股份合作、保护价收购等利益联结机制。

升达火腿实施的传统火腿庄园项目,正是将农民嵌入火腿产业链的重要尝试。项目一般选择在最适宜火腿发酵、生态环境良好、民居风格有特色的自然村实施。火石盆传统火腿庄园是宣威市今年启动实施的6个传统火腿庄园中的一个,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可实现优质火腿产量3600只,年销售收入900万元,可带动养殖户280户,户均养殖增收5000元。

据估算,升达火腿在宣威的生猪养殖基地年均可带动生猪养殖户1000户,户均年增收1.3万元左右,火腿加工销售板块年均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年人均务工收入6.9万元。

为了解决宣和猪养殖周期相对较长和优质不优价问题,宣威市政府还引导火腿加工龙头企业与宣和猪养殖专业村、养殖户签订代养协议,让更多农户深度参与到优质火腿产业链中来,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效益。如今,全市已发展独有品种宣和猪养殖专业村100个、宣和猪养殖专业合作社15个。

02

让“小特产”成为“大产业”

走进宣威市浦记火腿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记火腿)生产车间, 500多名工人正在操作台前准备面饼、包裹馅料、切割模型,排盘、烘烤……几条生产线同时开启,机器高速运转,一派忙碌的景象。

“生产线基本都在运作。今年中秋节期间月饼销售总量约1000万枚,都是订单式生产,销售额突破1个亿。” 浦记火腿品控经理周建梅每天都要在车间巡检。走进该公司的控温控湿火腿发酵库房,浓郁的火腿香味扑面而来,宽大的厂房内,一排排形似琵琶的火腿整齐地悬挂在发酵架上,每支火腿表面已长出薄薄一层“绿毛”(有益菌群)。

“我们厂房里挂着的上万只火腿经过半年时间,已基本发酵成熟。”周建梅介绍,目前浦记火腿已走上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的生产轨道,实现了生猪出栏时间、火腿上盐量、温度湿度控制、发酵时长等各个环节的精准化、精细化和数字化。

浦记火腿只是宣威火腿产业园中众多火腿企业的代表。2023年建成投用的宣威火腿产业园包括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以及中国·宣威火腿博览馆,吸引了浦记、宣特、暄厨等16家市内外火腿企业入驻。

“这是宣威火腿在产业集群发展上迈出的关键一步,推动了宣威火腿的产业形态由‘小特产’向‘大产业’转变,空间布局由‘平台分散’向‘园区聚集’转变,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向‘合作共赢’转变。” 宣威火腿产业服务中心品牌保护股股长张娇介绍。

目前,入驻产业园的多家企业改变了过去传统技艺中师傅们用盐、控温、控湿、发酵等各个环节生产上的不足,让每支上市的宣威火腿都有统一的品控数据。

宣威火腿的标准化生产不仅体现在生产端,针对本地生猪屠宰加工短板,当地政府引进深圳望家欢集团年屠宰50万头生猪及冷链物流等肉联一体化项目,建立“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冷鲜上市”产销模式,推动宣威由“运活猪”向“调猪肉”转变,由卖原料产品向卖终端产品转变。

为将火腿产业发展与帮助群众增收有机结合,实现“产地园区化、产品系列化、品质高端化、就业规模化”的目标,当地政府扶持像浦记火腿这样的行业领军企业延链补链,在品种改良、生猪养殖、火腿加工、产品研发、市场销售等肉食品产业链上下游发力,已建成火腿系列产品加工现代化生产线5条,2022年总销售额达2.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

03

让美食与文化浪漫邂逅

在中国·宣威(2023)火腿美食文化旅游节上,仅9克重的宣威火腿茶点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官方认证的中国最小火腿饼殊荣。

“做小饼比做大饼更难,技术要求更高,做一个小饼所需时间是做一个大饼时间的三倍,而且饼馅儿和皮的比例是4∶6,这样做已经是极限了。” 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宣威火腿月饼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恩斌介绍。

“过去,宣威火腿系列产品主要以块状生食、袋装熟食、火腿月饼等三大产品体系为主。随着名气、产量的提升,我们也在思考如何从过去的小作坊式生产迈上工业化生产的道路。”宣威经开区管委会火腿产业园负责人沈美强介绍。

为了让宣威火腿系列产品多样化,提升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大的价值空间,近年来,宣威市大力推进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融合,启动建设宣威火腿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项目,搭建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创新平台。

此外,宣威市还大力实施奖补政策。“企业每开发1个经相关机构认证的新产品,给予3万元奖励资金。”宣威火腿产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波介绍。该市与云南农业大学合作进行低钠盐宣威火腿研发,与成都地调中心合作开展富硒火腿研究。2021年至2023年,全市新增火腿产品8个,累计研发生产火腿即食、熟食等系列产品达100余个,新开发的黄精燕窝火腿饼、刺梨火腿饼等产品畅销省内外。

为宣传宣威火腿文化,提高知名度,增加销售量,当地政府鼓励火腿企业推行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模式。2022年11月,浦记火腿成立了网络销售部,每天网上直播售卖。“直播的人员都是公司员工,销售额5000万元左右,占公司销售总额的近1/6。” 浦记火腿董事长浦恩勇说。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模式为宣威市的火腿企业打开了销路,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这些企业还以云品入沪、消费帮扶为契机组织产品外销;依托“互联网+火腿”工程,在知名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开展直播带货推介活动等。

目前,宣威火腿销售区域已覆盖到北京、上海等20多个大中城市。宣威火腿系列产品销售份额约占全国火腿市场的35%,部分产品远销香港、韩国、新加坡等地。

从养殖到加工,从产品到市场,宣威火腿已经成长为百亿元年产值的大产业。2023年,全市生猪养殖户21.9万户,生产火腿6.96万吨,综合产值达113亿元,高质量发展宣威火腿产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发布人:d24a****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