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2024-12-08 10:25  浏览:541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奥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奥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龙牙《供花献佛》

眼睛一睁花开了,眼睛一闭花没了。
王阳明的这个“谬论”显然是建立在禅宗“一体同观”(“主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
同时,这种“荒唐”结论恰恰又是参禅悟道者的一个常用思维,就像华严宗三祖法藏从华严宗“法界缘起”的理论出发,提出的“理事无碍”: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是的,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就是说,彻底(“理无碍”)地接受了这种“古印度逻辑”(因明学)导出的“世界观”,有利于修行人做到消融我执、释放名相、趣入空性(“事无碍”)。
换言之,有点像婆罗门教操作“不净观”、像净土宗实解“西方”一样,接受了那样的观念,是生出“出离心”的一种辅助法门,尽管这个“理”是“没有道理”的,结论是“荒谬”的,但“能借妄想做佛事”。那种人们常听到的一个比较中印文化特征的说法,即印度人善于“逻辑推理”而中国人喜欢“简单明了”,就显得“荒谬”了,事实上正相反。
(而与“唯识宗”分不开的)“因明学”就是能“推导”出种种“谬论”的——古印度“逻辑(诡辩)学”,中国哲学中与之对标的有公孙龙通过“诡辩”得出的“白马非马”论。

某种意义上,(即便)修行人知道这种世界观的“毛病”,但是为了“治病”,也不得不(暂时)“悦纳”的一种认知模式,且要“借妄想做佛事”,深度沉浸进去(“理无碍”)。而在“弄假成真”在“愈后”回首再看“来时路”,恍然大悟:
原来“南镇观花”之“”在修行意义上乃“天”之“隐代”也(“格物”之“物”也当如是观,作“本体”解。只是大师那年未解“一草一木,皆涵至理。”未解“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在还没有摸索到“反观内省”的路子前,他是在外面确定眼神,格的是形下之器物,所以格了个“寂寞”并不意外)——那么这个世法中的南镇“谬论”,在先天、法界、本地和药境中,恰是一个再没有那么的“真实”(心境)了:无非庄子金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另外一种“说法”,无非肇说金句“会万物以成己”的另外一种“说法”,无非张载说“天人合一”的另外一种说法。
彼时彼刻,天人浑化、主客泯灭:“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南镇观花”之际亦复如此:人即花(天)也,花(天)即人也。故而睁眼闭眼之间,“花开花谢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此时此刻,“吾生宇宙生,吾灭宇宙灭”(这个“谬论”)方才成立;“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个“谬论”)方才成立。
有诗为证:“本原自性天真佛,一体无边含万物。迷时只道有西天,悟来当甚干萝卜。”(普庵《颂证道歌》)“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龙牙《供花献佛》)。
古哲一脉相承、不余欺也……

在主持山东乡试时,王阳明给出的考题是:《老佛害道,源自圣学不明》。所以我们纵观历史上卓越的思想家、修行家留下的足迹,庶几乎都有着那么一个由“唯心”(唯识、主观),最终演变到“唯物”(现实、客观)的过程——研究“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孰是孰非,只有造物主可以回答,不是修行人的任务。修行人只知道,纵览修证过程,在下手阶段,要靠“唯心主义”理论的指导做功夫,而不知不觉地,就从“主观(唯心)”,趣入了“客观(唯心)”。
最后等待我们的,是一个彻底的“唯物”结果……

洞山始具威仪礼拜。便问:“如何是主中宾?”
师曰:“青山覆白云。”(莫分彼此)
曰:“如何是宾中主?”
师曰:“长年不出户。”(莫分彼此)
曰:“宾主相去几何?”
师曰:“长江水上波。”(莫分彼此)
曰:“宾主相见,有何言说?”
师曰:“清风拂白月。”(莫分彼此)
——《五灯会元》 卷三

青山覆白云。”
长年不出户。”
长江水上波。”
清风拂白月。”
这一连串(“一义耳”)的譬喻,让无数的背书人、研究员摸不到头脑。
啧啧,无论你怎么问“宾主”(“天人”)之道,老衲只知道二者不可分别,且莫再分彼此了好伐?
同时,禅宗的极端主义思想也可见一斑:
诺,庄子心中残留的最后一丝理性尚在:“我和蝴蝶,到底还是有区别的嘛。”(“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二者的界限在庄子惊讶不已的心中已然模糊,但是,庄子尚能辨析自己与蝴蝶还是有主客体之分的。此时的梦游者,意识到主体(“我”)与客体(“他“)的存在是相对的,但是“”已经“溶解”于“”而几乎(已经)无法明确判断真实与虚幻了,也就是无法确定自我作为主体存在的真实性了。庄子用了“物化”一词,来表达“吾丧我”,丹派曰“识神退位”。而“如来”用的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句(“如来”为什么加上引号?如来代观自在代原始佛教。如来说:“我没说……”)

发布人:ef97****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