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14 说战国5(四大宗师)> 57 贾志刚 著
2025-01-26 21:08  浏览:572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奥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奥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01 墨子

         按照通常的说法,墨子的学说有十个方面:兼爱 、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

         其中,主要的是三个:节用、兼爱、非攻。

         根据记载,墨子最早是学习儒学,后来“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抛弃儒学,成为墨家。

         墨子的学说在战国时期属于“显学”,其显要程度与儒家分庭抗礼。

         但是,在墨子去世后,墨学日渐式微,到了秦朝则被彻底消灭,汉朝也没有能够东山再起。究其原因,在于墨学中极端的东西比较多,对人性的考验太多,普通百姓不易接受。此外,墨学中缺少统治者能够利用的内容,因此也不容易被统治阶级喜爱。

02 庄子

        《史记》对庄子的记载,共235字。不过,是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他自己没有传。

         其实,庄子在他那个年代是没有什么粉丝的,无他,大家玩的不是同一个概念。到了汉朝,才有些人开始研究庄子。

        庄子给后人留下的,除了《庄子》这本书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告诉了我们:自由,原本是天地赋予的权利,有的时候需要的不是争取,而是不放弃。

        心自在,人就自由。

03 孟子

        关于《史记》的记载并不详尽,虽然孟子和荀子共享了一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看似受到重视,但实际上这个列传中介绍了若干个战国时期的学者,对孟子的介绍也就约170字(含标点)。

        孟子生于鲁国的邹,因此他是鲁国人,与孔子同乡。按照一般的说法,孟子是孟孙家族的人,因此也就是鲁国公族,本姓姬。

        孟子的时代与庄子大致相同,也是与魏惠王、齐宣王同时代。

        孟子并不具备管理国家的任何经验,并且他似乎很排斥去学习如何具体管理国家。对于如何治理国家,孟子唯一的认识就是井田制。此前公认的管理国家的第一高手管仲,孟子根本不屑一顾。

        在孟子看来,只要遵循周礼的规定,天下自然就能大治。所以,孟子号召人们完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做,最具象征意义的就是三年守丧这个问题。可以说,孟子就是原教旨主义的儒家。

         当然,孟子把儒家所宣扬的礼进行了综合概括提升,最终落在“仁义”二字上。

04 荀子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五十岁上才前往齐国稷下发展,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享受卿的待遇,因此人称荀卿。后来因为有人在齐王面前说他坏话,所以南下楚国,春申君黄歇任命他为封地内的兰陵县令。春申君被杀之后,荀子的县令也被免,之后就留在兰陵生活教书。李斯和韩非都曾经做过他的学生。

       荀子认为天下要大治就必须实现统一并且君主集权,与孟子强调利益不同,荀子强调君主的权力。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说,荀子显得更为现实。但是在客观上,他的学说助推了秦汉及以后得专制集权。

发布人:bdc9****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