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国公子《梦回北辛时代》
北辛时代儿童们的情趣:梦、歌与情感的交织
北辛时代那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孩子们以他们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那个时代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来岁的小凤儿与哥哥小猴儿,及其表弟小猪儿,这三个小伙伴,就像三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那个时代的童年夜空。
他们童年故事,如同一首首动人的歌谣,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响在我们的心间。
最古老的七孔笛
小凤儿:巧手编织梦想,骨笛吹响心灵之歌
小凤儿,一个拥有着灵动双眼和灵巧双手的小女孩,她不仅擅长用蚌壳磨制出精美的饰品,更拥有一颗对音乐无比热爱的心。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河边发现了一只死去的白鹤,那修长的腿骨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未完的故事。
小凤儿心中一动,决定用这根腿骨制作一件能够传递情感的乐器。
她小心翼翼地将两支白鹤腿骨带回部落,用石刀和磨石一点点地打磨,直到它变得光滑圆润,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她在一支鹤腿骨内部骨髓部位,利用硬棍来回抽动磨光,形成一个通腔,把一头用木塞封住。
然后在鹤腿骨上精心钻出了五个小孔,每一个都经过反复试验,以确保能够吹出最动人的旋律。
终于,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一只独特的白鹤腿骨竖笛诞生了。
小凤儿把另外一支鹤腿骨切成一段段的小骨管,再磨得白白的,用细绳子把它们串在一起,挂在脖子上当项链。
爱美的小凤儿,还把蚌壳,磨制成四方形、三角形,或者树叶的形状,还有圆球形的小干果,把它们中间都钻出小孔,与骨管相间串起来,做成项链更漂亮。她还用小螺蛳壳与小贝壳片,磨成精巧的耳坠子。
附近邻居家的女孩子都很羡慕,她也常把自己做的项链送给她们。
小凤儿家的屋檐下,插着几个长长的木棍,木棍上挂满了一串串的大螺蛳壳,这是她做的风铃。
每当夕阳初下,部落里的人们都坐在自家门口的小苫子上时,一阵阵清风略过,风铃发出美妙的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小凤儿便会拿起她的骨笛,轻轻地吹奏起来。
那笛声时而欢快明媚,如同山间清澈的溪流,跳跃着欢快的音符,让人心旷神怡;时而低沉忧伤,如同夜空中孤独的星辰,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哀愁,引人深思。
她的笛声仿佛有魔力一般,能够穿透人们的心灵,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快乐与悲伤在旋律中交织,形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小猴儿与小猪儿:陀螺,打石头,打尜子,快乐与挑战的乐章
小猴儿聪明伶俐,他总能用木头削出各种各样的玩具,其中他最爱的就是陀螺。
他用树枝削出陀螺的形状,然后用石头打磨得光滑圆润,仿佛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他的智慧与汗水。
每当他抽打陀螺时,那旋转的陀螺就像他的梦想一样,在空中飞舞,带给他无尽的快乐与成就感。
小猪儿则是个力大无穷的孩子,他喜欢和小猴儿一起玩打石头的游戏。
他们把石头放在三十步远的地方,然后轮流用另一块石头去打它,看谁打得更准。这个游戏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挑战和乐趣,让他们在游戏中锻炼了身体,
也增进了深厚的友情。每当石头击中目标时,他们都会欢呼雀跃,仿佛那是他们共同战胜困难的象征。
这样也练习了,也锻炼了他们以后狩猎时的打击能力。
小猴和小猪儿,他们还有一套尜子,是木头削成的,两人常打着玩。把尜子的一头斜着垫在一块小石头上,用短棍向下砸略微向上倾斜这头,随即整个尜子就自动翻转抛了起来,随即再用短棍朝着空中的尜子向前击打,于是尜子就经过二次击打后向远处飞去。
打尜子,就是看谁打的远,打的远就赢了。不要说,表弟小猪儿有劲,打得最远,每次打尜子都是他赢。
在那个时代,陶响球是孩子们最喜爱的玩具之一。
它内部中空,装有弹丸或石粒,摇动时发出沙沙的响声,为孩子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石粒是老猴去虎夷部落北边磨坑打猎(也是后来常带他们去背磨石板的地方)给他们捡回来的一些有棱有角,像钻石形状一般,如小拇手指大小的,半透明的小石头粒。
石头粒就是含有杂质的石英水晶的晶粒。
这种小的石头,颜色很漂亮的他们就珍藏起来,放在墙洞子里,那个地方是他们的“万宝箱”。
不漂亮的小石头,就放在龟壳里当摇响器的摇珠子。
有时孩子们自己用手摶出小泥球,再用火烧出来的小陶丸,有时也用小陶丸当作龟甲摇响器的摇珠子,但大多数陶丸,是他们当作用弹弓打鸟用弹丸。
小猴的龟甲摇响器也不错,后来部落里的人孩子都学着做。
在祭祀舞会上,大祭司兼任部落首领的女娲有时也把龟甲摇响器挂在身上,哗哗的跳大神舞。
此外,陀螺也是他们常玩的玩具。
小猴儿和小猪儿常常拿着木制或陶制的陀螺,比赛看谁的陀螺转得更久、更稳。这些简单的玩具,却让他们在游戏中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每当夕阳西下,孩子们便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的玩具和故事。小凤儿吹起骨笛,悠扬的旋律在部落上空飘荡,小猴儿和小猪儿则拿着陶响球和陀螺,尽情享受着游戏的乐趣。
他们的笑声、歌声和欢呼声,交织成一首属于北辛时代儿童的欢乐颂歌。
陶球与石球
陶响球与陶埙:声响玩具的鼻祖,音乐与创造的启蒙
在北辛时代,陶响球也是孩子们最喜爱的玩具之一,陶响器是按照龟甲摇响器原理做成的。最早是陶匠老狐狸制作的,老猴去虎夷部落北磨坑打猎,也是后来常带他们去背磨石板的地方,老猴经常给他们带回来一些有棱有角,像小拇手指大小的,半透明的小石头粒,这是含有杂质的石英水晶晶粒。这种小的石头,很漂亮的他们珍藏起来,放在墙洞子里,那是他们的万宝箱。不漂亮的小石头,与被他们自己用泥捏出来,用火烧出来的小陶丸,他们用来用弹弓打鸟用。
小猴的龟甲摇响器也不错,小狐也会制作。这种中空的陶制圆球,内部装有弹丸或石粒,摇动时发出沙沙,哗哗拉的响声,让孩子们在艰苦的生活中找到了乐趣与慰藉。小凤儿和小伙伴们常常围坐在一起,摇动着手中的陶响球,听着那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魔力的世界。
而陶埙的诞生,则是小凤儿音乐天赋的进一步展现。
最古老的陶埙
小凤儿还让陶匠老狐狸的儿子小狐给她烧制了一个斑鸠鸟形状的“响咕咕”,因为吹出的声音很美妙而让她特别喜欢,于是这个“响咕咕”成了她最心爱的乐器。
然后在她的建议下,小狐将“响咕咕”改成了大鸟蛋形。于是,她开始尝试吹奏这个新奇的乐器,吹出了动听而悠扬的旋律。
陶埙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物质贫乏北辛时代孩子们的娱乐生活,更启蒙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让他们幼稚的心灵在音乐的世界中自由翱翔。
童年的情趣与梦想:在歌声、欢笑与泪水中绽放
在北辛时代,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孩子们却用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欢乐世界。
小凤儿的骨笛声,小猴儿的陀螺旋转,小猪儿的打石头游戏和他们的尜子,以及那陶响球和陶埙发出的悦耳声响,陶铃发出的哗啦声,都成为了他们童年最宝贵的记忆。
他们的玩具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童真和乐趣;他们的饰品虽然粗糙,但却蕴含着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他们的歌声虽然稚嫩,但却能够穿透时空的界限,触动每一个人的心灵。
小凤儿用她的白鹤腿骨笛吹出了快乐与悲伤的曲子,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与情感的深度。
小凤儿、小猴儿与小猪儿,以及那个时代所有的孩子们,用他们的童趣和梦想,编织出了一段段美好的记忆。
这些记忆,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在人类文明的天空之中,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也让我们更加珍惜那些简单而纯粹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