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奥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氧气为王”——三叶虫体型大小演化的“密码” | 科技前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10 17:15:39   浏览次数:1  发布人:4526****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生物的体型会深刻影响其运动方式、捕食策略及生存适应能力。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建立了目前最综合的寒武纪-奥陶纪三叶虫体型数据库,通过对远古海洋“明星生物”三叶虫的系统研究,为人们打开了一扇观察古无脊椎动物体型演化规律的新窗口。01为何选择三叶虫?远古节肢动物三叶虫,不仅数量庞大、形态多样,其体型差异更是惊人,从仅2毫米的迷你个体到超过70厘米的巨型种类应有尽有。▲体型差异明显的三

    生物的体型会深刻影响其运动方式、捕食策略及生存适应能力。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建立了目前最综合的寒武纪-奥陶纪三叶虫体型数据库,通过对远古海洋“明星生物”三叶虫的系统研究,为人们打开了一扇观察古无脊椎动物体型演化规律的新窗口。

    01

    为何选择三叶虫?

    远古节肢动物三叶虫,不仅数量庞大、形态多样,其体型差异更是惊人,从仅2毫米的迷你个体到超过70厘米的巨型种类应有尽有。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体型差异明显的三叶虫化石

    这种独特的体型多样性,加上三叶虫在古生代海洋生态中的关键地位,使其成为研究无脊椎动物体型演化的理想样本。

    该三叶虫体型数据库涵盖1091个属、4732件成年标本的精确测量数据,时间分辨率达到三百万年级别,为深入分析提供了坚实基础。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数据库中136个寒武纪和奥陶纪三叶虫科的体型分布,两侧分别展示微型(左)和大型(右)三叶虫类群的代表。三叶虫线描图来自https://www.trilobites.info,未按实际比例。

    02

    1.2亿年“跳跃式演化”

    关于生物体型演化的驱动机制,学界存在诸多理论争鸣。例如,柯普法则认为生物演化中体型会自然增大,伯格曼法则则强调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关键作用。

    为了验证这些假说,研究团队对数据进行了多角度分析。

    结果显示,在长达1.2亿年的演化历程中,三叶虫体型呈现出“跳跃式”变化特征,共发生5次显著体型突变事件(3次缩小、2次增大),但整体并未呈现单向增大趋势。这否定了柯普法则在三叶虫演化中的普适性。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古生代早期寒武纪与奥陶纪全球三叶虫体型的演化模式,红色箭头为五次重要的体型变化事件,罗马数字为这一时期三叶虫体型演化的六个阶段。

    03

    低氧环境下的生存博弈

    更引人注目的是环境因素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三叶虫体型波动与当时海洋含氧量变化存在精确对应关系,即每次体型缩小事件都恰逢海洋缺氧时期,而体型增大则与海洋氧化增强同步。

    研究团队解释,大型三叶虫需要更高氧气维持代谢,因此对氧气变化尤为敏感。这为“氧气驱动论”提供了有力证据。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现代生物学中普遍观察到“气候变冷促进体型增大”的现象(如大象、鲸类的演化),但发生在三叶虫时代的全球持续变冷却未引发三叶虫相应体型变化。

    研究团队推测,这可能是因为当时大气含氧量仅为现代的60%左右。在低氧背景下,温度变化难以产生显著影响,只有当氧气含量突破临界值后,温度效应才会显现。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古生代早期三叶虫体型演化(A)与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变化(B)及温度变化(C)的关系。

    04

    环境恶化“预警器”

    远古三叶虫的体型“密码”,还对理解当前生态危机具有重要警示意义。

    数据显示,在多次环境剧变中,大体型三叶虫的灭绝总是比海洋生物多样性整体下降提前数百万年,说明大型捕食者对环境恶化更为敏感。

    这提示我们,现代生态系统中大型动物的异常消失,很可能是环境危机的重要预警信号。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t7572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责任编辑:王颖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4526****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