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王月鹏,中共党员,国网北京昌平供电公司线缆运检中心配电不停电作业室班长。参加工作27年来,他带领团队完成带电作业2.4万余次,牵头完成“老旧小区应急电源快速接入装置研制”等创新成果13项,相关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项。他发表论文14篇,参与编写专业书籍5部,参与编写企业标准3项、行业标准5项,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大工匠”等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都劳动奖章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带电作业堪称“刀尖上的舞蹈”,作业人员需要在线路带电情况下完成检修、迁改、缺陷消除等工作。“再危险也得有人干!咱是学电的,咱不干让谁干?”谈及对这项工作的体会,国网北京昌平供电公司线缆运检中心配电不停电作业室班长王月鹏说。1998年,他从北京清河供电技工学校毕业,选择从事当时的“冷门”工作——带电作业,开启了“与电共舞”的征途。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王月鹏在十三陵镇泰陵园村开展带电作业
在王月鹏看来,参加专业比赛是提升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2005年,他在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配电线路工比赛中获得第一名;2006年,他参加全国配电线路工技能竞赛,获评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所在团队获得团体三等奖。通过参加专业比赛,他积累了经验,专业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如果说行业竞赛是提升专业技能的快速通道,日常工作则是检验专业能力的试金石。王月鹏在一次次比赛中不断锤炼技能、拓宽视野,并将比赛中的创新思路运用到日常工作中,提升工作质效。
2009年9月,在一次带负荷更换跌落式熔断器的作业中,王月鹏发现旁路绝缘引流线摆动幅度过大,易引发相间短路、接地。“带负荷更换跌落式熔断器,类似于给人做心脏搭桥手术,需要先连接一条新的绝缘引流线,对原有熔断器进行短接,确保供电不中断。”王月鹏说,“由于旁路引流线是临时搭接的,没有固定措施,因此摆动幅度大,作业危险系数高,需要增加七八块绝缘毯进行遮蔽才能开展作业,无形中也增加了作业难度。”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王月鹏在创新工作室开展带电作业技术研发试验
完成那次任务后,王月鹏一直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他和同事分工协作,经过多次设计与试验,用9个月的时间成功研制出一款绝缘引流线支架,用于固定旁路绝缘引流线。这款支架在带电作业中不仅能够确保作业人员与接地体、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还使作业时长缩短了三分之一,大幅提高了工作安全性和效率。
发明创造带来的好处,让王月鹏尝到了创新的甜头。多年来,他不断把创新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带领团队完成带电作业2.4万余次,牵头完成“老旧小区应急电源快速接入装置研制”等创新成果13项,相关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项。
2023年12月21日,国网昌平供电公司对阳坊镇10千伏二道河线实施解重载工程。这项工程需要将10千伏南口线和10千伏二道河线建立联络,并完成联络线路的换线工作,涉及4档导线的更换。
“我们需要分别在建立联络的两条线路上同时开展带电作业。如果按照传统方式断接10千伏二道河线32号杆引流线,会影响重要客户用电。”王月鹏的徒弟、国网昌平供电公司配电不停电作业室员工张佳星介绍。面对这项涉及迁改换线、两路操作的综合不停电作业,张佳星和同事们犯了难。
王月鹏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勘查线路后迅速给出了解决方案:采用“带电+旁路+发电”的方式完成作业,为32号杆加装旁路负荷开关,在不影响后端负荷的情况下断接引流线,同时利用发电车为高压客户供电。国网昌平供电公司采用这一方法顺利完成了作业。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王月鹏在创新工作室为青年员工讲解带电作业工具的使用方法
2024年,王月鹏带领国网昌平供电公司“王月鹏大工匠创新工作室”的青年骨干完成了“基于TRIZ的互动式台区柔性调控系统研发”创新项目,该项目获2024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参与完成“‘易动智联’——互动式台区柔性调控系统”创新课题研发,成果获得国网北京电力第七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铜奖;参与国网北京电力“基于AR、遥操作场景构建的全天候全时段带电作业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带电作业数字化管控与指挥关键技术研究”两项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申报。
带电作业现场情况复杂,有时会因杆型不符作业要求或现场环境受限而无法开展作业。王月鹏总能找到突破口,为复杂场景下开展带电作业提供新思路。
2024年4月30日,在昌平区崔村西峪橡树谷附近,10千伏八家路配电线路20号杆被车撞歪,杆身和电杆基础连接处裂开,有倒杆风险。“20号杆后一直到线路末端共有8个400千伏安变压器,涉及客户较多,不能停电,需要开展旁路带电作业。”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月鹏的徒弟、国网昌平供电公司配电不停电作业室员工杜炳超说,“不同于以往的旁路带电作业,20号杆前后几基电杆都没有断连杆,做不了断接,导致旁路作业无法正常开展。”
情急之下,杜炳超拨通了王月鹏的电话。短暂思考后,王月鹏提议先按流程敷设好旁路电缆,搭建完整替代通路,确保用电负荷能够正常转移,随后利用硬质绝缘紧线器,通过“桥接法”固定导线,临时隔离故障段。这种作业方式通过旁路敷设和主导线开断来完成负荷转供,从而能顺利开展旁路带电作业。在王月鹏的指导下,作业人员成功完成了这次复杂的带电作业任务,保证了客户正常用电,也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通过一次次的实践创新、一次次的难题破解,王月鹏成长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带电作业专业领域技术高超、技艺精湛,善于解决复杂专业技术问题的专家。2024年,他入选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名单,获得了国家电网公司颁发的首席技师证书。“我希望能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应用到更多工作中,带领同事研究出更多实用的创新成果。”王月鹏说。
内容来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