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驴行”,肯定走得慢也走不远,无法与“机车行”和“飞机行”相比。
机车行中的“高铁行”,不计停靠时间,一个小时可以把你扔到三百多公里之外;飞机行中虽分长途航班、短途航班,估计总比机车行来得快。不过,快有快的好处,去看世界上不完全了解的东西。好在高铁行中的停靠最不济的是县级站,飞机行中的停靠最不堪的是海拔高的处所,但只要你口袋里有人民币和外币,吃好住好还是没问题的。这像是一次出差或出门旅游,决然遇不到在驴行过程中遇到的生活问题。而建德市民政局的胡建斌老师,听从一辆运动便捷车的指引,把建德境内的陆路(山路、水路)跑个遍,有时候还故意穿插到建德市境外的浦江、兰溪、龙游各县市,干脆来个多重奏、大合唱,让我肃然起敬,自叹不如。惭愧中,自然会生发重整旗鼓之思,但能不能去深度行走,那还得再下十二分功夫。
罗加老师拍摄并提供
我是自2012年2月18日开始步行梅溪的。第一天从梅溪入江口出发到达石渠小乡所在地。虽也是边走边看古建边走边听民间故事的方式进行,但因为根本没去找收藏谱牒的人和村中最能讲故事的人,实际上也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景致和问问农事。一般的景致当然会有意忽略,不去花笔墨撰写,那些普通的农事估计也没几个人想知晓,真正写进去也颇费周章。初步地读了胡建斌老师《循着地名去驴行》专著,才发现他在“驴行”前是做过攻略的,并不像自己那样不知就里,东碰西撞,全靠旅途中的个人运气。当然,走下去的意志还是坚定的,不然也不会有《行走梅溪》这本小书。
今年四月还是五月,我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马达溪行走。内心的目标似乎明确了许多,就是沿着兰溪金华古道和兰汤古道走,共走了15个左右村落,占村落总数37个的一半还不到,却直接采访到了基层人物,并能耐心地听他们说些金兰汤匪徒暴动、种养殖和上汤溪深山背木头的故事。与梅溪行相比,这是明显的改变。一改变就能使文章有趣味,一改变就能使自己的行走更有想法。但与胡建斌老师相比,还觉得有相当距离。这距离在循道民间故事的深度采集和事后材料的整理上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