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2 日,为期 40 天的 202 5 年春运 顺利结束。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春运总体平稳有序,群众出行规模创历史新高。春运期间 全 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 90.2 亿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 7.1 % 。其中,营业性客运量 1 8 . 5 亿人次,同比增长 8. 8 % ;全国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出行量 (自驾出行量) 71.7 亿人次,同比增长 6.7 % 。铁路、民航客运量分别达到 5.1 亿人次和 9020 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 。春运期间全国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客货运输得到较好统筹, 大范围雨雪寒潮天气得到有效应对 。
一、精心部署安排,强化统筹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充分发挥综合统筹、综合平衡作用,会同19个春运工作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召开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印发综合性指导意见,对春运工作作出总体安排和动员部署;联合召开春运新闻发布会,介绍春运形势和重点工作。交通运输部、中国民航局、国铁集团等部门和单位全力做好运力调配、运输组织等工作。春运工作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密切协同配合,加强监测调度和会商研判,立足职能精心做好各项工作。
二、加强运力安排,优化运输组织。铁路用好世界最大高速铁路网和先进铁路网的优势,深入挖掘运输潜力,同时保持普速旅客列车开行规模,春运期间客座能力同比增长8.4%,客运能力投放创历史新高。民航加大热门机场、热点航线运力供给,日均保障航班1.85万班,同比增长8.3%。公路动态调配运力,加大热门旅游城市等地运力投放,加密农村客运班次。水路加强琼州海峡等重点航线运输组织。同时,统筹做好煤炭、粮食、节日商品、春耕备耕等物资运输,有效保障生产生活需要。
三、强化应急处置,应对雨雪寒潮。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强煤电油气等要素综合协调,多次组织专题调度,加强重要线路、重要枢纽综合能源保障。公安部门实时监测路网运行态势,组织做好疏导管控。铁公水航各单位加强人员、物资、设备预置,及时开展应急应对,最大限度减少对正常运输秩序的影响。通信管理部门做好通信设施防冻、防风、除冰及应急抢修工作。应急管理部门组织开展会商研判,赴重点地区指导应对工作。气象部门加密开展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
四、加强安全保障,护航平安春运。公安部门强化冬季突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查违法违规行为,高频度发布交通出行安全提示。铁公水航各单位加强设施设备隐患排查整治,超前采取预防性措施,加强安全关键环节管控,严禁冒险运输、涉险运营。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指导做好紧急医学救援、传染病防控。文化和旅游部门强化假日市场安全管理,广泛发布假期出游提示。百度、高德等企业利用地图导航工具,强化事故多发路段、异常驾驶行为等提醒,助力安全出行。
五、持续提升服务,优化出行体验。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强化道路疏堵保畅,加强自驾出行保障,优化新能源车充电服务。铁公水航各单位持续提升接驳、换乘便利化水平,加强干线运输与城市交通间信息共享、服务衔接。邮政管理部门组织做好年货寄递服务,让过年回家路更轻松。教育部门精心做好学生离校返乡和开学返校服务协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等积极为务工人员返乡返岗提供服务,共青团组织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滴滴等企业组建春运保障车队,积极承担重点场站、景区旅客疏运工作。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春运工作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深入总结春运经验做法,持续提升春运组织水平,更好满足群众出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