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减重似乎成了一种“全民运动”——朋友圈里总有人在打卡轻断食,社交媒体上各种减脂餐教程层出不穷,健身房里的跑步机上永远有人挥汗如雨。然而,在减重过程中,不少人都会遇到这样一个困惑:明明已经很努力地控制饮食,甚至比别人更加节食,体重却纹丝不动,甚至不降反增?这背后的“隐形推手”,很可能是一种代谢问题——胰岛素抵抗。
什么是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是人体内唯一的降糖激素,在降低血糖水平的同时可以为细胞提供能量。胰岛素抵抗是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 (或) 胰岛素反应性下降的状态。
当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时,胰岛素降血糖的作用可能会减弱,此时胰腺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正常。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胰岛素抵抗如何
影响减重效果?
首先,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脂肪分解被抑制,使脂肪更容易在体内堆积,增加脂肪量。发生胰岛素抵抗时,胰腺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稳定,导致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持续偏高;同时,胰岛素也会激活脂肪合成酶,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使得人体脂肪含量增加。
其次,胰岛素抵抗会导致人体基础代谢率下降,使得人体消耗的热量比正常情况下少。发生胰岛素抵抗时,细胞对胰岛素的利用效率降低,进而影响机体的能量代谢过程,使得基础代谢率下降,机体在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量减少。这就意味着,即使进行相同的活动,人体消耗的热量也会减少,使得减重更加困难。
最后,胰岛素抵抗通常也会伴随瘦素抵抗,导致食欲增加,进食过多。瘦素是人体内负责调节能量代谢、食欲和体重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可进入血液循环参与糖、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通过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和增加能量利用,从而使体重减轻。
当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时,血糖波动较大会影响瘦素的分泌和作用,使得机体无法准确感知脂肪储存的情况和饱腹感,从而导致食欲增加,进食过多。另外,瘦素抵抗也会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使减重变得更加困难。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哪些人群容易发生
胰岛素抵抗?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胰岛素抵抗在我国人群中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根据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调查结果,部分省市18岁及以上成人居民胰岛素抵抗患病率超过20%,最高者可达40.8%。其中,男性、45岁以上、居住在城市、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肥胖者以及长期处于高糖、高脂饮食环境下的人群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
如何打破“胰岛素抵抗”?
研究表明,单纯依靠节食往往难以突破胰岛素抵抗的瓶颈,而运动尤其是结合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则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其中,有氧运动可以帮助燃烧体内多余的脂肪,而抗阻训练则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从而在长远上改善胰岛素的调控功能。
因此,对于那些仅靠单纯节食减重而陷入“越减越胖”怪圈的人群来说,为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建议: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或骑行。
每周2-3次的抗阻训练,如器械训练或自重训练,重点锻炼大肌群。
避免空腹运动。
注意运动后的营养补充,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帮助肌肉修复与生长。/健康科普
作者:慢病中心 李剑虹、毛凡、孙成浩
审核:吴静
编辑:杨紫萱、张林林
监制:姚建义、于子涵
本文涉及版权图库,转载时请注意,避免侵权。
1.
2.
3.
快点“一键三连”,
一起健康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