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奥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人是这样一点点中暑、直到器官损伤的!4种情况务必警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03 15:26:25   浏览次数:8  发布人:d644****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很多人只是听说过中暑,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暑,也不知道中暑的严重性。中暑是高温、高湿环境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热量蓄积在体内引发的一系列生理损害,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所以,大家不要以为中暑后回家休息就好了,一定要提高警惕、科学处理。一、中暑是个渐进的过程中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不同阶段的患者症状不同,轻者常伴头晕、恶心、抽筋,随着加重可出现心

    很多人只是听说过中暑,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暑,也不知道中暑的严重性。中暑是高温、高湿环境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热量蓄积在体内引发的一系列生理损害,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所以,大家不要以为中暑后回家休息就好了,一定要提高警惕、科学处理。

    一、中暑是个渐进的过程

    中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不同阶段的患者症状不同,轻者常伴头晕、恶心、抽筋,随着加重可出现心悸、头痛、呕吐,重者肌肉持续痉挛、腹痛、血压下降、一过性昏厥、判断力下降、谵妄、嗜睡甚至昏迷、脏器衰竭,因此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


    先兆中暑

    先兆中暑的主要表现是大量出汗、口渴、乏力、头晕,或者出现肌肉痉挛如小腿抽筋,体温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低于38摄氏度),可能伴有恶心、注意力不集中。此时,身边人要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含电解质的饮料,如运动饮料、淡盐水等,同时松开衣物,用湿毛巾降温,避免继续剧烈运动。


    轻度中暑

    轻度中暑者会出现体温升高(38~40摄氏度)、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快而弱、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一过性晕厥。出现这种情况时,身边人要帮患者迅速降温,比如将其转移至阴凉处,脱去多余衣物,用冷水擦拭或敷冰袋于颈部、腋窝等处,及时补充水分,补水时注意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如果上述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或加重,患者可能发展为重度中暑,需紧急就医。


    重度中暑

    这是中暑比较严重的阶段,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1.热痉挛,多见于青壮年健康人群,表现为在高温环境下进行训练时,训练过程中或训练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肢体或腹壁肌肉抽动,导致肢体活动受限、腹痛,一般持续时间为数分钟。患者常没有明显的体温升高,可能与大量出汗的情况下只补充水分、不补充盐分,体内大量缺钠有关。

    2.热衰竭,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多汗、疲劳、乏力、眩晕、头痛、判断力下降、恶心和呕吐、肌痉挛、心率明显增快、直立性血压或一过性昏厥等。此时,患者体温升高,无明显神经系统损伤表现。如不能及时诊治,患者可发展为热射病。


    3.热射病,中暑最严重的类型,突出表现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志障碍,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两类:

    劳力型热射病多见于健康的年轻人,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无风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训练或重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可出现发热、头痛或忽然晕倒、神志不清等,继而体温迅速升高,达到40摄氏度以上,出现谵妄、嗜睡和昏迷等。

    非劳力型热射病常发生于年老体弱者、婴幼儿和慢性疾病患者,一般发病较慢。刚开始,患者的症状不容易被发现,1~2天后症状加重,出现神志模糊、谵妄、昏迷等症状,体温可高达40~42摄氏度。这类患者可伴有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急性肝损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表现,病情恶化快,病死率极高。遇到这种情况,身边人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

    二、容易中暑的几种情况

    中暑的发生与环境因素、个体状况、行为习惯等密切相关,以下情况容易诱发中暑,大家需要特别警惕。


    高温高湿环境

    当气温高于32摄氏度、湿度高于60%时,汗液蒸发散热受阻,体温易快速上升而发生中暑。无风或通风不良的环境如密闭房间、地下室、车内等,会加剧热量积聚,也容易引发中暑。注意,湿热天气如桑拿天,比干热天气更容易引发中暑。


    高强度体力活动

    建筑工人、农民、快递员、消防员、运动员等,长时间在户外暴晒,加上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容易引发劳力型热射病。


    特殊人群风险高

    老年人的体温调节功能退化,常伴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加上生活习惯问题,如不喜欢使用风扇、空调等散热设备,或是有某些特殊情况,如有时体温已经升高而老年人自己浑然不觉,容易发生中暑。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且无法正确表达自身感受,有的家长还习惯给孩子包裹严实,容易引发中暑。


    不良行为或习惯

    水分补充不足,如长时间不喝水,或仅喝高糖饮料,会加速脱水。穿不透气的紧身衣、防护服,或婴幼儿被包裹太厚的情况,都容易发生中暑。饮酒或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因酒精利尿可导致脱水,咖啡因可能加速心率和代谢,使体温升高。睡眠不足或疲劳,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耐热能力也会下降。


    /健康科普

    来源:健康中国

    编辑:刘晓璐、张林林

    本文涉及版权图库,转载时请注意,避免侵权。

    1.

    2.

    3.

    快点“一键三连”,
    一起健康生活吧!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d644****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