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德行篇一则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东汉末年享誉士林的郭林宗,博通经典,妙善言谈。他去汝南拜访袁奉高和黄叔度,他们二人既是同乡,又同为当今名士。郭拜访袁的时候,车子还没在路边停好,马嚼子上的鸾铃还在撞轭作响,他就告辞了主人。而到黄叔度家,一连住了两日。
别人问他是何原因?他说,“黄叔度的为人就像那汪洋浩瀚的万顷湖水,澄也澄不清,搅也搅不浊,他的胸襟气度之深广,实在难以测量。”
姑事赞美的是黄叔度,其器之深,胸襟之广。他没有再写袁奉告,但在别处可以看到郭对袁的言论,是同样敬重和喜欢的。从中可以看到袁和黄截然不同的为人,一个清浅,一个深广。
想起鲁迅曾把刘半农比作清澈见底的小溪,一眼瞧出深浅;把胡适比作紧闭房门的库房,使见者难分虚实。这里是一脉相承的道理吧。
就今天的价值观判断,两种状态不分伯仲。我们接触到心地透明的人,感觉亲近可靠好相处,但有时又难免失之浅露幼稚。遇到城府深的人,感觉他处事稳重老练,能成事,但是他用理智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我们感觉他莫测高深,敬而远之。
黄和袁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性格类型,就像内向和外向,有差异,但无优劣。